基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中小学,农村教师,有效性,思考
  • 发布时间:2014-10-30 15:36

  【摘要】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农村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对于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教学乃至于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农村教师、有效性、思考

  一、引言

  在我国诸多促进农村教师自我发展的政策策略中,继续教育有着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因此,它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的对象。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要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就必须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二、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

  这里谈到的资源我们可以广义的将其看作是,在继续教育这一过程中必须投入的要素、条件的综合。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继续教育的有效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财力资源是关键,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那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就会存在狠很多客观现实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进步明显,但是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投入上,依旧存在很大的差异提,这不仅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严重破坏了教育环节当中最重要的公平性。因此,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向一些需求比较大或者说相对弱势的地区进行适当的倾斜;还应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一定的政策支持,这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方法之一。

  那么除了财政资金资源上的适当倾斜以外,我们还应该对其他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或多或少都会有被浪费和被闲置的现象,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他们对于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相对缺乏,再加上硬件配置上的不足,这就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很难得到质量上的保证。同时,在农村地区参差不齐的继续教育资源状况还很容易造成一些优质资源的浪费,进而形成了“马太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对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并科学的区分出优质资源,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我们要客观的总结出它在教师继续教育这一块有哪方面的不足,然后缺什么,补什么这样不仅能够将优质资源的用途发挥到最大,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此外,继续教育资源的科学优化整合,客观上还能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良性的多元化格局,即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循环利用于多个地区的学校,实现资源上的共享。这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来说同样有很大的意义。

  三、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从当前我国的社会背景来看,权利和关系也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更深一层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以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代表的国家权利与参与继续教育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权利是非常不均衡的,换句话说在继续教育中农村教师没有任何太多的权利。教育部门通过政策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定义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师处于一种绝对劣势的状态,没有任何自主权和选择权;换句话说就是,我是否想参加继续教育,我接受哪种程度的再教育,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接受继续教育,这些都不是农村教师可以自主选择的。在这种背景下,继续教育就呈现出了一种行政控制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再教育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也是情理之中了。

  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在继续教育这一个环节有更多的权利,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继续教育,把自己变成继续教育的主体,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实际参与继续教育的设计工作中去。同时,被赋予更多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拥有自主选择权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继续教育采取自认为是恰当的行动并对这种行动的后果承担责任;这同样也会形成一个自己解决自己问题,自己成长靠自己的良性循环,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也能够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为了赋予农村教师权利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该选择更加科学的方式;这就是要加强教育部门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双方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对双方就继续教育话题的看法和需求进行交流和意见交换,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农村教师对于继续教育会有一个更加全新的认识,还会让教育部门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渴求。

  四、提高保障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保证其在这个过程中不走错方向,不走弯路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针对于此,我认为实行激励机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激励机制应该建立在提高实效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制度上的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施以正强化或者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便激发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潜力和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继续教育中所存在的被动性状况,这对于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可以从农村教师的人事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等方面入手与继续教育制度相结合,这在客观上还能对其他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其次,采用目标激励、奖励激励等激励手段,让教师深刻体会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

  【结束语】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一个优秀专业的农村教师队伍,我国的农村教育就很难改变落后的状况。这也是国家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到,我们在这项工作当中还有缺乏的地方,然后认真思考,找出问题所在,以科学的手段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续润华,孔敏.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度思考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47-49.

  [2]孙红梅.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2:88-90.

  [3]李子荣.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1,05:23.

  [4]夏侯富生.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03:72-77.

  [5]李刊文.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106:82-85.

  杨其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