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 精致漂亮的海灯上写着亲人的名字

  他们手里拿着香纸和准备放走的海灯。那灯极精致,极漂亮,是用三合板钉成的小船形状,船身上写有死于海上的亲人的名字,船中皆有蜡烛在燃烧。

  远的就说是随魂远去,到阴曹拯救去了;近的就说是已把魂魄接回来了,回家来看看,反正都是吉兆。

  威海,是中国“雄鸡”地图的咽喉,它在山东半岛的最东面,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底火山给这一带海域带来丰富营养。自古以来,就有人在这里讨海为生。同时,威海与北面的辽东半岛成犄角之势,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当仁不让的京津门户。于是在乱世之中,这样的地势决定了它是战火燃烧最惨烈的地方。传说在隋唐时期,威海所在的地方就停驻了中国第一支海军,到清朝,这里是北洋水师驻地--同时,也是北洋水师的墓地。1895年的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在威海覆灭,使得这里成为世界近代史上另一个法国土伦港,成为国耻之地。

  威海的生生死死,荣耀和耻辱,都跟海有关系。在这样一个地方,农历七月十五日放海灯的民俗活动,有了最为深刻而独特的意义--在威海放海灯,主要是为了追赶、搭救因海而亡的逝者,以及战争中逝去的英勇将领。

  凭借海流之水追赶亡灵

  海灯上,写着死于海上亲人的名字

  老威海人,都记得农历七月十五日放海灯超度亡灵的场景。确切地说,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到八月十五这一个月期间,威海地区曾有很多地方会放海灯去超度各种亡灵。这显然与孟兰盆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熟知孟兰盆会起源故事的威海人并不多,笔者常年在胶东半岛进行民俗采访,发现能把目连尊者的故事讲完整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仅在一些信佛的老人中间偶然听见。然而不能否认,威海的“七月半放海灯”,是孟兰盆会在沿海的一个特殊变种。

  前两年的七月十五,笔者到了威海荣成市的一个叫“鸡鸣岛”的海岛渔村采访。鸡鸣岛,位于威海荣成市以北24公里处的黄海中。据传说,秦始皇东游成山,欲造桥渡海求仙药,海神命神仙担山填海,行至成山头西北海域,拂晓鸡鸣,扁担折,山落于海,形成此岛,故名“鸡鸣岛”。岛东西走向,近似椭圆形,长不过一公里,宽不过半公里。岛之南岸有一小型石砌码头和东西长约400米的沙滩;西南有停泊渔船的港湾;其余沿岸全是悬崖陡壁。

  到了黄昏时刻,岛上的渔民陆续聚到海滩上。他们手里拿着香纸和准备放走的海灯。那灯极精致,极漂亮,是用三合板钉成的小船形状,船身上写有死于海上的亲人的名字,船中皆有蜡烛在燃烧。整个仪式并不喧闹,大概是因为亡者已经故去多年的缘故,不闻哭声,唯有渔民在岸上的祈祷声,或者低语交谈声。

  渔人将海灯和其他祭品都放到舢板上,祭品是大饽饽和几盘菜,一壶酒。人们说,等海灯放出去,这些祭品都要投入海中。似乎是为了说明这是专门送海灯的,这些舢板上还会放置一个“萝卜船”:萝卜挖成的船形,里面放着燃烧的蜡烛,底下用一块小木板托着。准备完毕之后,会有三两位渔人划着舢板出海去,将写有亡者名字的灯和祭品送入大海。其他人则一直要等到他们回来。笔者问旁边的人,为何要专门出海送灯,而不是在岸边直接将海灯放走?他们说,是怕海浪将小小的海灯打翻,这样的灯行不远,所以要摇船出去,将灯与祭品都放入海流之中,凭借这海流之水去追赶亡灵。等到送灯人回来,大家还要在海滩上聚餐,共话生者、手足之间的友谊。

  强烈的“搭救”意识

  灯漂得远近,都是吉兆

  笔者在威海北面的孙家略镇,进行多年采访和“田野调查”。孙家略镇,位于威海北部,是个由渔村组成的镇。其东、北、西三面临黄海,面积有15.8平方公里。

  传说中,这一带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了“七月十五放海灯”这一习俗。在这个渔业传统的作业区,七月半的主要祭祀对象,是海上捕捞者亡灵。最奇特的,就是生者放游的海灯中,包含了一种强烈的“搭救”意识。

  有80多岁的老人回忆,曾代代相传的仪式东起早年的“和记”码头那一带;南到当年的“露石台”(即今威海老发电厂)那一带,天刚黑,半月形的海滩上就出现了三三两两,一帮一簇穿白孝衣的寡妇,她们带着咿呀学语的孩子,还有戴黑纱的老太太、老公公,拄杖扶黎,且都带着香纸,都带着“灯”来到海滩。这些海灯,都是自制,有用木板做的船只,有用浆一层层地把布搭成硬壳来缝制的布船,也有用纸板做的,还有干脆用硬纸折叠而成的纸船,长短不一,大小不拘,里面放上点燃了的蜡烛,投入海浪之中。岸边的人会目送海灯渐行渐远,当然有漂得远的,有漂得近的。远的就说是随魂远去,到阴曹拯救去了;近的就说是已把魂魄接回来了,回家来看看。反正都是吉兆。虽是吉兆,海滩上却响起一片呜咽不已的哭声,与阵阵涛声融为一体。

  威海辖区内,最靠东边的是荣成市。因为那里紧靠着黄海,渔事活动非常频繁,故而历代海难发生也偏多。威海地区七月半的海灯祭祀中的“搭救”精神,在荣成得到了最强烈的体现。

  为了逝去的战将

  从未忘记战争的世界人居之地

  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威海刘公岛被国家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之出现了一种带有“公祭”性质的放海灯活动--英雄即使逝去百年,世人依然无法忘怀。

  刘公岛,曾是北洋舰队的驻地,亦是墓地。1888年,寄托着国人强国梦想的北洋海军舰队成立,舰队以刘公岛为基地,在岛上设电报局、水师学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甲午战争打响。1895年1月发生的威海卫之战,成为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在这一战中,威海陆地被日军占据,海军提督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军先后8次进攻刘公岛都被击退,劝降亦遭拒。刘步蟾、丁汝昌、杨用霖等将领先后自杀殉国,舰队中聘用的外国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人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投降,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如今在刘公岛,还有锈迹斑斑的铁码头,似乎依然在等待着那支曾经是亚洲第一的庞大舰队归来。然而此时此景,才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近些年每年的七月十五,都有各社会团体及民间自发地兴起,给甲午海战中于海上捐躯的英烈送海灯。那“灯”制得大而漂亮,烛也又大又亮。也有到威海旅游的外地游客受到了当地民俗活动的影响,自制了船形的漂浮物,载烛入海,船头上佩挂了小花圈,船上放着鲜花,致使沿海海面上竟成一片花海、烛光之海。人们在威海市的海边,或在刘公岛上的海边,读祭文,改祭礼,完成了真正的“海祭”。特别是海滩上那些自发地悼祭英魂的人们,那些怀赤子之心的市民,在岸上焚香跪拜,告慰英灵,然后郑重地放灯入海,煞有介事。传说有一年的七月十五,有人曾从威海市海滩放了一艘坚实的海灯船入海,第二天,在七八里水路外的刘公岛丁公府门前的海边上,竟发现了它,据说当时蜡烛头上还冒着白烟呢!难道它又跟侵略者的战舰打了一仗吗?这件轶事一直被传为奇谈,为人所津津乐道。

  威海城最盛大的一次放海灯,依然事关战争。那是1944年,据记载,那年的放海灯真的成了一场“百舸争流”。那时是太平洋战争的白热化阶段,日本侵占威海,日本商船“永利号”从威海开往大连,船上500多人几乎全是威海本地乘客。船行间,头顶上飞来两架美国的战斗机,惹火了船上的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抬起机关抢,“突突突”朝着飞机打了两梭子:结果飞机没打着,反被扔下两颗炸弹--全船500多人全部遇难。是年七月十五夜,远远近近的乘客家属都赶往威海港口海滩放海灯,其哀其惨,可想而知。

  当战争已经成为云烟,硝烟早已散尽的威海得到了重生--这里风景怡人,生活舒适,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人居城市”,然而威海人,从未忘记过战争带来的伤痛。唯有铭记逝者,才能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文/梁月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