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鬼节祭祀 飘逝的魂灵,幽蓝夜空里的天灯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南,鬼节,民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8 14:45
四面八方都是天灯,在幽蓝的夜空中放射耀眼光芒。陵水人认为升空后掉落的天灯,是不祥的预兆……而万宁等其他地方的人,却期待天灯能降落自家房顶,带来好运。
传桂村最后一次“做斋”是在1946年的农历七月中旬,10多位道士在村中念经七天七夜,在村庙前的院子中竖起一根 10多米高的木幡,幡顶挂上一块三四米长的白布,上面写着近十年八年来全村死亡人的姓名以及历来全村死亡者的姓名,称为“亡单”。
在海南人心目中,中元节的隆重仅次于春节和清明。
在海口的一个村落中,村志详细记载了盛大的中元节活动过程。令人惊奇的是,南方热带海岛上的鬼节祭祀中,竟然出现了“黄河决口”的内容。这个村落中的人为了抚慰故去者,曾经请道士念经七天七夜。
位于海南岛西南角的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整个海南岛上最壮观的中元节。除了传统的祭拜仪式,陵水人会在农历七月半,夜夜往天空中放飞巨大的天灯。当地的老人说,这是为了给那些飘逝的魂灵带去光明。陵水的人,认为天灯升空后掉落是不祥的预兆--同样也放天灯的万宁县,人们却都希望升空后的天灯最后能降落在自家房顶,因为它代表着上天将赐来好运。
放天灯祈求平安
天灯升空后掉落,是不祥的预兆
纵观海南全岛市县,将中元节过得最浓烈、最壮观的要数陵水。令人称奇的是,在城市文明的步步蚕食中,陵水县城的中元色彩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比乡下还要隆重、热烈。
老人郑安三回忆起中元节的惯例:农历七月十四,一家人会提前祭拜自家先人。十五那天,天刚黑,家家户户门前开始燃香点烛,焚烧用五色纸扎好的鞋帽、衣服。大街小巷霎时星星点点,绵延数里,整个陵水沉浸在一个烟雾世界中。孩子们提着柚子皮做成的灯,嘻嘻哈哈绕着屋子来回跑。接下来,年长的人在家祭祖,年轻人则纷纷出门放天灯,寄托对先人的追思。传说天灯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所以又叫孔明灯或文灯。
七月十五夜幕降临时,就到了放天灯的时刻。村子里顷刻热闹起来,男女老少,倾巢而出,带着节日的欣喜,带着对未来的祈盼。几个人把天灯抬起来,用一把晒干的椰子叶点燃天灯。当烟火把灯体胀得跃跃欲飞时,就放上包裹着的油做燃料。这时,火热越来越旺,旁边的指挥者便发出放飞的口令。霎时,天灯腾空而起,挟带着阵阵震耳的爆竹声、人们的欢笑声,直奔茫茫苍穹。四面八方都是天灯,布满整个夜空。盏盏天灯,远远近近,闪闪烁烁,与星月交相辉映,在幽蓝的夜空中放射耀眼光芒。一时间,眼睛迷朦了,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天灯……除了陵水,在文昌、万宁等地,也都流行中元节放天灯祈福的习俗。在文昌的乡村,放天灯的活动往往由村里年轻人牵头,用五色纸手工制成。做法一般是,先以竹蓖围扎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环,再在圆环四边对称点拉铁线圈,以便放上“油包”,再用纸糊在外围,制成一盏形似“谷笼”的天灯。
同样是天灯,放飞的时间却不尽相同。每逢中元前夕,陵水会连续放上几晚天灯,年轻人说,这是为秋高气爽的天空增添色彩,而老人家们却严肃认真地纠正:为那些飘逝的魂灵带去光明。听陵城镇上的人讲,七月十五前,晚晚都见到少量的天灯飘上夜空。
陵水天灯的制作法与文昌大同小异。由于天灯在空中逗留的时间与所放油料多少有关,多了天灯不能上天,太少了又容易掉落下来。为了防止不胜负荷,陵水人在天灯外层复盖上一层纱网,也有人把围天灯的纸换成份量更轻的塑料薄膜。随着天灯玩放的不断演变,人们还在灯下装上一条长长的尾巴,俗称“火鸡”,使天灯看起来像流星,又像火龙。这样,天灯升空后随时会飘落火星,给夜空增添一份诡秘的美。近些年人们都改用了鞭炮和焰火,升空后交叉爆炸、喷射,那场面蔚为壮观,夺人眼球。
陵水人对升空后掉落的天灯十分畏惧,认为是不祥的预兆。天灯掉落在谁家房顶,这家人不但要重新“送灯”,还要摆酒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以“破财消灾”。而万宁等其他地方,目送天灯徐徐升空后,人们都在翘首以待,期待天灯能降落自家房顶,因为它代表着上天将赐来好运。
而琼海人、疍家人,则把灯漂在河上、海上。波平如镜的万泉河上,几百盏河灯光芒闪烁,随波轻漂,构成一幅绝美出尘的图画。疍家人以海为生,长年不离船,所以他们的心愿与祈盼永远与海有关。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渔民上岸谋讨生活,这种习俗也渐渐远去。
其实对操劳一生的老人而言,中元也是他们的节日。这时候,孩子们都从各地回到身边,共同缅怀先人。望着满堂儿孙,老人看到了生命的延续,生活的希望。
海口:祭祀中出现黄河
驱赶目连母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在全国各地都成立了盂兰盆会--海口秀英区长流地区的许多村子中,这些盂兰盆会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长流镇的传桂村中,过中元节是一件大事。从古自今,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传桂村村民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还要祭祀在阳间无后人的亡者孤魂。
据《传桂村志》记载,在上个世纪以前,隔十年八年,村人就会请来大班的道士来村庙里念经,俗称“做斋”。村里最后一次“做斋”是在1946年的农历七月中旬,10多位道士在村中念经七天七夜,在村庙前的院子中竖起一根 10多米高的木幡,幡顶挂上一块三四米长的白布,上面写着近十年八年来全村死亡人的姓名以及历来全村死亡者的姓名,称为“亡单”。道士念经是为这群亡者“消魂”,因为他们被关在地狱中已多年了,这次是阎罗王放他们出来逍遥。
“做斋”时,是由道士按经文的内容去念,去演。念完后,用几千支小竹子在附近坡地上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道,称为“黄河”,再由一位道士打扮成玄奘走在前面,带领道士去西天取经,接着每家一人持一支带有叶片的竹枝--“小幡”,幡上挂着一块长条带韧性的白麻纸,上面写着自家的“亡单”,跟随道士走,俗称“串黄河”。猛然间,“黄河”决口,玄奘在弯弯曲曲的“河道”中急跑,后面的道士和持幡村民也跟着逃出“黄河道”,又回到村庙。
然后,由一个道士扮成老妪--目连的母亲,道士念经将“目连母”赶走。她从村庙一直跑到村井,蹲在井沿要往井里拉屎,村民便用各种水果向她投掷去。相传,目连母只是一个普通农妇,但她看不起佛教,并驱赶化缘者,还要拉屎入井给人吃。因此,僧人念经将她变成一只狗,死后关在地狱中。由于目连母做了不少坏事,从古至今,凡有人行为不轨,村民就骂说:“比目连母还歹。”
除了传桂村,居住在海口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得胜沙路上的居民,也非常重视七月半这个特殊的节日。紧挨着冼太夫人纪念馆而居的张育梅,已经70多岁,海口传统民俗的烙印,永远刻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从张育梅懂事起,家中就年年过中元。年少时,耳濡目染母亲里里外外张罗一切;嫁人后,是婆婆操持和准备过节的各种事情;如今,算日子、买香烛、设祭台、烧纸钱等,成了她年年必修的功课。张育梅说,七月初七以后,各家开始准备香烛和纸钱。自家祭祖一般是初七、初十,十五晚上则留给那些素不相识、没有后代的古人。过去,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才燃香点烛,现在都提前到晚上六七点了。
海口市政协文史科原科长冯仁鸿对海口中元节颇有研究。他说,十五晚上,家家烧香,并买小芋头、杨桃等青果施舍孤魂,谓称“施孤”,以示欢送阴间祖辈以及游荡在外的野鬼孤魂回去。还有些地方,人们在“施孤”时,还用香烛把自家房屋围起来,让小孩子拿着香烛,绕着房屋跑。所以中元,也是孩子期盼的节日之一。
七月半的禁忌
中元是属于古人的节日
在海南很多地方,人们常把从初一到十五合称“七月节”,或“七月半”。这半个月内,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习俗:不出远门,不买衣服和鞋子,不看病……人们说,中元是属于古人的节日,后人应将热闹与风景退让给他们。
关于中元的种种传统禁忌,民俗学家认为,其实一切顾虑都是不必要的。意外事件是偶然发生的,跟农历七月没有必然联系,将偶然当必然,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极端谬误。
海南大学东南亚文化研究所学者符玉川认为,时代和社会不断变化,中元节这种传统文化,不免显出它的局限性,乃至于落后性,所以变迁是必然的。因此,有些被淘汰、筛刷了,而另一些则以改变了的形态乃至机能被保存下来,如宣扬慈善、友好、互助。譬如新加坡的华人,非但保留着中元的朴素情感,还赋予节日更多的积极意义。借着中元节,人们会创造一个邻里、同业欢聚叙旧的机会,联络彼此的感情;或是搭起中元歌台,展现民俗文化。连平时难得一听的方言歌曲,只有在这时才处处可闻;或是慈善福利团体、社区组织筹募义款,将爱心撒播给每一个需要它的人。
其实,不只中元,许多传统节日都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每一种习俗都是一块块跳动的文化胎记,记录着某个时代的鲜活情感,在传承中变化,在变化中传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今天成为历史。
文/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