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东北角 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陕北,民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8 14:43
每年刚进农历七月,陕北府谷县、神木县一带的民众就开始进行“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的活动……面人分男左女右,入锅蒸的时候不能乱放,这一程序仿佛就像是投胎转世,等蒸熟时,这姻缘已有了定数。
这里的女人讲究平时为人要好,拿她们的话说是:“人品不好时神掐鬼扭,怎么也弄不好,馍都蒸不好,就别想蒸‘人人’了。”
每年农历十五的时候,老百姓会到“石羊寺”去赶“石绵羊神灵会”,然而这里从无寺庙建筑,只有一群新老不一的石头绵羊。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都认为陕北很古老。而陕北人说:陕北的东北角才是真正的古老。
所谓陕北的东北角,主要指两个县城:府谷、神木。这片土地被黄河和长城夹在中间,隐身在陕北高原的黄土最深处,层层叠叠的大山似乎阻隔了时光,这里的人们保留着一些奇异、原始的习俗。每年刚进农历七月,府谷、神木一带的民众就开始进行“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的活动……而吃的“人”,就是不知哪个年代流传下来的长脖子面人。
从府谷、神木南下不远,就是自古出俊男的绥德县,所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到今天,这个小城依然以出俊男闻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绥德的一座名为青龙的大山会迎来祭拜的人群,人们来到青龙山上的“石羊寺”祭祖求神。然而所谓石羊寺,却没有任何寺庙建筑,不过是一群不知来历的神秘石雕羊。
人品好的女人,才能做好鬼节面人
入锅时要男左女右,否则姻缘会乱
在陕北,做面塑(又称“面花”)并不稀奇,人们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做五彩缤纷的面塑,多是水果、花草、动物等讨喜的造型,在展示之后分而食之。面塑带来的联想,大都是甜蜜、多彩和喜庆。然而在陕北的东北角上,府谷和神木的人们,却是在每年七月半的鬼节,捏做造型特异的人形面塑并蒸熟,或展示或祭拜后分而食之。其他陕北人觉得非常不可理解:做成人形,最后还在七月十五日将面人蒸着吃了--人怎么可以吃人呢?而若是外省人在鬼节时来到府谷、神木,看到这些奇特的面人,更会大为惊诧:这些长脖子的奇怪面人,是原始图腾?还是外星人造型? 偌大一个中国,几乎所有的地区都会在鬼节祭祖、拜神,或者祈福,却找不出能比府谷、神木一样更奇怪的祭品了。
所有面人,都是童男童女式成双成对地呈现。按照造型可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分布于府谷东南一带,特征是长脖子,为常见的抓髻娃娃的造型;另一类主要分布于神木县的西北一带与府谷接壤的地方,为大肚罗汉,既像幼儿熟睡的姿势,又像蛙状。
有一年农历七月初,笔者专程到府谷县城关镇,考察面人的制作。在当地人看来,蒸面人必须要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人品好,二是技术好。这里的女人讲究平时为人要好,拿她们的话说是:“人品不好时神掐鬼扭,怎么也弄不好,馍都蒸不好,就别想蒸‘人人’了。”
52岁的王丽女,在关镇专门开了个馍店,在她的演示中,制作面人的全过程既包含了精巧的技术,又在每个时刻带有神秘的意味。王丽女强调,第一步就是重要的“醒面”过程。她说:“将和好的面放入粗瓷盆里发酵,这就叫‘醒面’。醒面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面人的好坏,醒过头的面会发酸,蒸熟的面人会浮肿变形,造型看上去不立体;醒时不足,面部起发,面团发硬、无弹性,蒸熟的面人不眼亮,形状不够圆润、饱满。”“醒”好的面,会被分成头、颈、上肢、下肢、身子5块大小相当的面,这实际上已确定了面人的比例。然后制作者会分别再将各块面和一遍,直到“手感很好、有了灵气”才开始捏塑。
《神木县志》中说,府谷、神木的女人捏制面人的工具众多,有刀、锥、剪、梳、竹筷、火柴棍,以及做眼睛用的红花椒籽等简单物品。实际操作时,女人们特别提到“箭箭”的作用--这是高粱上端抽结穗子的一端,光滑坚韧,平时被用来做箅子和编席等,但其内部疏松,像是根吸管。女人们用“箭箭”来做面人的骨架,特称为“主心骨”或“通天杆”,它不仅是用来连接面人各部分的脊梁骨,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有作为“通天杆”的观念。
女人们将“主心骨”从事先捏好的头部和四肢中间穿过,然后用面块围成脖子、身子。大形做成后,用剪刀剪出手和脚,用细长条贴出五官,然后是盘花戴帽子,身体部分装饰有猴子、鸡雀、蛇盘兔和花花草草的图案。面人还不能空手,一般为左手拿果子,右手持桃子。
在下锅前,面人就要分出男女,并且一般都会做成一男一女成对的组合,男面人的下面有“小鸡鸡”,而女面人则饰以莲花或盘花。入锅的时候,每对面人都要摆好位置,男左女右,决不能乱放,在当地人看来,这一程序仿佛就像是投胎转世,等蒸熟时,这姻缘已有了定数。
蒸熟的面人会略微胖一些,但肤色更好看。出锅后,作为蒸面人的王丽女要给每一个面人或者其他面塑的动物迎面吹上一口气。问她为什么?她笑着说:“这也是老人们留下来的法子,吹口气就算有了人气。”这不由使人想起女娲神抟土为人、吹气造人的传说。
王丽女说,这一带过去有人会用几十斤白面分段蒸熟,用一整根高粱杆为主心骨,将其组合成真人一般大的面人,十分壮观。那是遇到好天年,小麦大丰收或者是地主家扬名显富时才能有的景致,而现在普通人家捏面人,更重要的是为了给娃娃们,或玩,或祈福,或吃,有几个娃娃就捏几个面人。
是诅咒还是挡灾
被遗忘的麻谷祭
为什么府谷和神木的人要在中元节的时候捏面人?当地人能告诉你的原因很多,那都是前人留下的传说,要么事关诅咒,要么关乎挡灾。
诅咒说跟战争有关。一种说法是旧时城墙(即长城)南北发生战争时,两边的人诅咒斗法的方式,因城北人人高马大,城南人咒城北人时就杀驴煮了连驴骨也分食;城南人普通长得矮小,所以城北人则捏面人来吃,以回咒对方。还有说是元朝末年反元时,汉人之间的一种联络暗号:“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
而挡灾说更为奇特。又有人说,这长脖子娃娃跟很多陕北人熟知的怪物“嘛呜”有关。传说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陕北出了一个既像狗又像狼的怪物,出没于黄昏和夜间,人们据其叫声称之为“嘛呜”。“嘛呜”作恶乡里;每年还强迫乡民在七月十五晚上,献祭一对童男童女。后来从南方来了一个神通广大的老道,他灌醉了“嘛呜”后供献上面捏的童男童女。从此各地就照此法,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蒸面人、面兽来供奉“嘛呜”,消解孩子们的灾难。陕北人从孩童时就被灌输了对“嘛呜”的恐惧--当孩子哭闹时,大人就说:“看,不要哭了,‘嘛呜’来了。”关于这种略带恐怖的传说,现在仍在陕北各地延续着。
另外还有一个类似的传说,可以看成是“挡灾说”、“诅咒说”的综合。说是很久以前,民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灾,那瘟神打算要取人间一半人的性命才肯罢休。真武祖师为了救人,化身为一妇人到民间教人们捏面人消灾,他传下神旨说:“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于是人们一进入七月就开始捏面人,到七月十五这天开始吃。到了这天,那瘟神见到人间一片人吃人的惨状,便信以为真,就不再伤害人了,人们才得以摆脱这场瘟灾。此后每逢七月十五,人们便用此象征性死亡来换取生命的法子消灾灭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造型奇特的面人,甚至可能是一种符咒。
然而从民俗、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长相奇特的面人,应该是跟中国古老的一个祭祀“麻谷祭”有关。
相传在神农时代,我国就有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那时的农作物只有麻和谷子。大约在两汉之间的王莽时代,民间兴起了在七月中旬挂田幡,祭祀麻谷的习俗。人们会在七月中旬做出许多五色纸旗,其中又以黄色居多,上述“五谷丰登”、“穗大籽饱”、“千粮万石”等吉利话。在长势最好的田里,择造最好的禾苗挂上这些幡旗,然后设祭摆供,请求神灵、祖先保佑麻雀不啄、虫不伤、雨不浸、雹不打、风不折、霜不杀、早成熟、多打粮。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朝廷会主持麻谷祭,以表达官方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麻谷祭渐渐发展成了麻谷节,活动更加流行而盛大:在七月十五果熟籽圆时,人们用新麦磨面,仿麻谷之形,捏出胖乎乎的麻谷神,将其和田幡一起拴于庄稼和田间的树木上,一并祭祀。在神木县栏杆堡乡郭家畔村,笔者曾看到52岁的乔玉花和48岁的吕改霞捏面人。据她们所讲,那长脖子面人就是掌管着天上一切飞鸟的“苍官爷”,而那蟾蜍样子八叉着双腿的大肚罗汉,就是掌管地上鼠类的“八叉神”。这苍官爷和八叉神都直接关系着田里已成熟的庄稼不被飞鸟、地鼠所糟蹋的大事,因此他们又被人们称为“麻谷之神”。
《神木县志》上说:中元节又称麻谷节,其时正值丰收在望、养肥麦下,空闲之际,乡间普遍欢庆,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节前,家家磨面压米,村村杀羊分肉(旧时多为祭牲)。男人、孩子采瓜摘果上坟祭祖;媳妇姑娘盘坐炕头,用刀、锥、剪、梳为孩子们捏蒸千姿百态的面人、面狮、面鸡、面兔。到这里,麻谷节已经包含了中元节祭祖和麻谷祭祭祀神灵的双重意义,在秋天的时候,向祖先汇报当年的“工作情况”,同时也祭拜田神、农神。
神秘的石绵羊神灵会
从古自今,石绵羊一直在增加
陕西省绥德县寨山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它藏在大山的皱褶深处,周围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全村只有100多户人家,不足500人口。它一直隐藏在重重叠叠的大山里面;飞机上看不到它的身影,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村里人常常笑称自己生活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然而每年农历十五的时候,方圆数十里的人,都会和寨山村的人一样,拖家带口、三三两两来到村子东边,在青龙山和高峁山形成的一个山沟中,祭拜一群神秘的石羊。老百姓称这里为“石羊寺”,在这里祭祀的活动就叫做“石绵羊神灵会”。然而这里从无寺庙建筑,只有一群新老不一的石头绵羊。这100多只石雕绵羊,站在青龙山的半山腰间,并没有统一的形式,在最前方,有一个头戴毡帽、身着胡服、半汉半蒙的牧羊人,身后是一个用石头雕刻而成的香炉,两边有几块“有求必应”的石匾。
就连寨山村的人都说不清楚,这群石羊中最老的绵羊始于哪朝哪代。老人家说,在文革前,这里有更多的古老石羊,站立羊群之前的,也不是牧羊人,而是石将军。大量古老的石绵羊和石将军一起,在文革中遭到破坏。文革之后,石羊以一种静默的方式又逐渐增多了起来。而这几乎被破坏殆尽的石羊寺,香火一直很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不但本村,就连附近村子的群众都要来这里烧香、叩头,祈求石绵羊保佑自己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人无灾无难,平安健康。凡不幸遭遇天灾人祸的人家,还要上布施、许口愿,献上石雕的绵羊。这种民间活动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一个盛大节日,一直保留到现在。
那些石绵羊,造型相似而又各不相同,形态相近而又各具特点--有的高大雄伟、高达丈余;有的小巧玲珑、不足盈尺;有的昂首挺胸、傲视苍穹;有的俯首低眉、寻寻觅觅;有的和善温顺、乖觉可爱;有的怒目圆睁、桀傲不驯;有的勾头抵角、杀气腾腾;有的拼手抵足、不屈不挠;有的断腿折臂、残缺不齐;有的肢体健全、浑身完好;有的似像非像、充满意境;有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各式各样的造型,寄托着一代又一代石雕艺人丰富的想像力,显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浑厚粗犷的线条,表现出陕北人豪放爽快的性格和纯洁坦荡的胸怀。
没有人知道,最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带的人们会特意选在鬼节去祭祀这一群不知由来的石绵羊。在民间,找不到答案的事物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传说,石羊寺也是如此。在绥德,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寨山村的青龙山经常塌方,吞噬了许多房舍和生命,群众苦无良策。一天,村上来了个南方的术士,观察了一下塌方崩裂的山体后,告诉乡民:“这座山十分危险,山中藏着一只恶虎,其形似狼,力大无比,喜好饮食,是贪食之兽,特别喜欢吃新鲜的绵羊。多时不食,就像抽大烟的人犯了瘾一样,浑身发抖。它一发抖,就会山摇地动,所以这座山就时常塌方。”当人们问他“有何方法可破解”时,他说:“要让大山不走,你们要么在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必须给它献上两只老绵羊;要么到山西它原先住的那座山上请来两尊绵羊的石像,以哄其口。”事后,村里人遵其所嘱,打发两个人过了黄河,一直向东步行七七四十九里路之后,果然看见有座大山挡住去路。二人便攀岩附壁来到山上,见一个向阳坡上果然有许多石雕绵羊。两人便挑了两尊见方不足一尺的小绵羊背回来。在七月十五日“鬼节”这天,敲锣打鼓地安放在青龙山半山腰的阳坡上。此后,果然青龙山不再塌方,人们可以平安地过日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羊“代人受过,为人献身”的救命之恩,就选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用石头将其雕刻成神像供奉起来,烧香祭祀。
这类传说还有很多种版本,而石绵羊依然在日出月落中,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化解了人类的恐惧。
文/郭庆丰 马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