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秋雨的旅游美学观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余秋雨,旅游,美学
  • 发布时间:2015-06-19 08:33

  摘要:余秋雨成功地塑造了“流浪的中国文人”一“旅者”形象,体现了文化旅游的极高审美水平。对其部分作品内容进行鉴赏,并从旅游美学角度进行文化层次的分析,能够引发普通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思考,对其旅游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余秋雨;旅者;文化旅游;美学体验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文人,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仅能够身临其境于他所描绘的山水风物和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能一窥中国文人的赤诚灵魂和人生秘谛。正如著名作家王安忆所说,我想《文化苦旅》至少是一种勇敢……它不避嫌疑地让散文这种日见轻俏的文体承载起一些比较重大的心灵情节。

  余秋雨可以说是一位旅行经历颇丰的“旅者”。从他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余秋雨将重心放在游历考察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上,同时以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揭示中国文化内涵,拷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层意义。

  旅游自古便以帝王巡游,商人商务旅游,文人和士大夫游学等形式存在。近代以来,随着旅游三大产业(交通、住宿、景点)的成熟,催生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这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在满足基本的游山玩水,修身养性的需求后,旅游者对自然人文的探究和现世人生意义的拷问等文化需求开始被广泛关注和发展起来。这与传统旅游相比,在数量上更具广泛性,在影响上更具普遍性,在性质上更具文化自觉性。而余秋雨的旅游美学观对当代普通人的旅游有很多指导意义,这将促进更多普通旅游者在有意识的旅游中成为文化的反思者和建设者。

  (一)文章:修辞、戏剧元素、典故历史、哲理反思

  余秋雨是语言文字的娴熟工匠,在遣词、造句、炼句、结构、句法上都有巧妙的智慧,尤其注重修辞以及单个词语的表现力。如,他看到巴特农神庙时,运用排比的修辞加强气势。“整个山丘与神庙都是象牙色。单色何以变成了华丽?方正何以变成了丰腴?断残何以变成了整饬?”从而感慨“寄蜉蝣于天地”的自我渺小感和历史之于当代的厚重无法取代。他在描写空无一人的罗马城时表现其伟大,特用对偶句“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世间,是韵味”,让读者在产生神圣罗马的即视感之后若有所思。

  与之前的散文风格不同的是,作者不限制于简单的抒情或是激情的诗意,而是以一个现代学者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进行反思,以理性的激情进行对中外历史的反思,对民族未来的关注,对健全人格重建的探讨。

  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积极地调动了戏剧元素的表现手法。“从情感基调到句式修辞,从谋篇布局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化元素--悲剧蕴含,戏剧冲突、戏剧悬疑、戏剧情境、鲜明的情感、富于韵律和节奏的语言”,这使得艺术和现实紧密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第四堵墙”加速消失。

  余秋雨的才华不仅表现在文字中,也表现他深究历史真相和文化中。关于萨尔茨堡,余秋雨脑中便有好多典故:迪特利希大主教和情人的故事,西提库斯大主教偷挖喷水泉眼的轶事,石匠的七个妻子之死的传说等。这些典故让萨尔茨堡拥有一种荒谬的戏谑感和神秘感,使得来此旅游的游客有了谈资。余秋雨将此运用在文章中,也为文化旅游提供了优质的旅游资源。

  而作者的文章最有力量的地方便在于,作者能于尘埃之中窥历史发展,于万物平凡运动中明人世哲理。对于历史的兴亡和朝代的更替,在感概之余,作者怀着自己的一套历史哲学观。他在讲述布拉格之行时,谈到该城市哲学:我们地方太小,城市太老,总也打不过人家,那就不打;但布拉格相信,是外力总要离开,是文明总会留下,你看转眼之间,满街的外国坦克全都变成了外国游客。我们常会被作者敏感的神经和悲壮的情怀所感动。而普通旅游者之余文人旅游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情怀的拥有上。

  (二)旅游:文化历史、考察探究

  人、自然、历史的融合以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的融合是余秋雨旅行散文最重要的两个融合。

  余秋雨偏爱具有高度评价的艺术之城,从自然山水到历史、音乐、艺术、民俗、建筑、宗教等各个文化方面,最后回归到对“人”的探究。

  于九十年代开始,余秋雨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曾带队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对中国、欧洲以及非洲等进行考察,写就了旅行散文集《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堪称旅游文学的经典之作。以《欧洲之行》为例,余秋雨来到“希腊文明第一象征”的巴特农神庙,在悬崖口俯视戏剧史上著名的狄奥尼索斯剧场废墟,沉入钻研人类思想文化史的思潮中;站在科诺索斯宫殿,想象三十几个世纪前的米诺斯王朝的突然湮灭,无知和未知如每一个氧气分子填充我们周围;庞贝古城突然被火山灰掩埋,人类群体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集体死亡、霎时毁灭,让敏感的作者感概纯粹的生与死……

  余秋雨的旅行,在早期(即文化大革命前后)是跌宕的人生奔波;在后期,则是对文化和历史的考察,具有科研价值。他自己也说到旅行的目的,“我们这次旅行,就是为了寻找景物背后这种没有凝聚成实体的精神……正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灰烬堆中摸到了历史远处的余温。”

  同绝大部分的旅游者朝着旅游指南上的名胜古迹簇拥而入相比,在余秋雨看来,“一座平凡无奇甚至毫无庄重感的城市”,也会因为一个人或一个历史事件而陡然加添如许深沉。细细品味之后发现,旅行的体验更多不在于旅游地的知名度,甚至不能加诸太多的期望于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而是在于旅游者自身能够品读出一份价值。不起眼的一个小屋,可能就是贝多芬的波恩,莫扎特的萨尔茨城堡,亦或是爱因斯坦的伯尔尼。

  (三)人格:文化使命、人文情怀

  在对余秋雨作品的诸多评论中,“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探寻着健全的文化人格”大概是极高的评价了。

  作者不止在一部作品中强调文人人格的健全和稳定。健全人格的基础首先是人本身的完整性。他在评价奥林匹亚的时候说,“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聚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由此,作者常常对古希腊时代的人物表示崇敬之情。相反,中华文明则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整体意义上的自我,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的各种牵制之中,从而使自我概念变得碎片化和模糊化。但作者还是在《中国之行》里表达了对王阳明先生等一些哲人伟大独立人格的赞赏。

  对文人人格的研究遍布余秋雨的每一部作品里。一方面,作者认为文人需要永存赤子之心,保持自我。好比作者评价威尼斯商人时,说“只有发达的商市才能培养良好的商业人格,投机取巧、狡黠奸诈,不是因为太懂商业而是因为不懂商业”。他高度肯定欧洲生活的平和、厚重和恬淡,就如同他所认为的文人应该有的人格和人性那样。但是,这并不代表文人需要对文化和环境的固守和形式性纪念,他更欣赏“智者乐水”般的灵活和敏捷,创新、锐进甚至是叛逆。

  余秋雨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克己复礼形象的知识分子,他向往纯粹,但也追求与众不同;他入世,但又反对市侩之气。从他的作品中便可显现精致和淳朴的和谐统一,其人格也可窥见一斑。就好像是余秋雨提出的生态悖论一样,文人也有着自己的悖论: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固守自我而品尝尘嚣,无异众生而回归一己,保持高贵而融入人潮。

  另一方面则是文人的历史责任感,在精神上的不失忆,即文人对于自身历史于文明的剖析,对于别种文明的了解,都不该被遗忘和停止。

  旅游之于余秋雨,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而真正地去考证和关心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世人的出路,提出“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孤独的生命获得辽阔的空间,让更多的年轻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领略天无绝人之路,让更多的老年人有权利来与自己住了很久的世界做一次壮阔的挥别”。

  近年来,无论是对余秋雨作品还是其人品的评价都达到了一个高度,进而出现所谓的“余秋雨现象”。本文只从旅游美学观的角度对其散文的价值进行初步解读。

  余秋雨的散文于当代逐渐转型的旅游形式或促进旅游者文化涵养的提升都有一定价值。一方面,阅读余秋雨的散文,能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能通过文字直观感受现实考察和游历,我们的视野和胸怀因此变得开阔起来。另一方面,受余秋雨旅游方式的影响,普通旅游者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自身对景物及其背后文化意蕴的主动感知上,而并非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被动旅游。旅游不仅是一种消遣,更是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从而获得更多关于“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甚至可以说,旅游是一种完善自我人格的方式。于旅行中,不偏激,不压抑,不焦躁;于旅行中,从容、乐观、洒脱。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

  [2]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卷(6)

  [3]余秋雨.中国之旅[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

  [4]余秋雨.欧洲之旅[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

  [5]余秋雨.非亚之旅[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

  [6]余秋雨.心中之旅[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

  [7]栾梅健.余秋雨评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沈怡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