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教育,文言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6-19 09:28

  摘要: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语言,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历史的符号,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课程中的一大重点,然而纵观新课改以来,文言文教学实际情况不甚理想,其原因有诸多方面。通过唤醒教育,呼换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唤醒教育;课堂导入;基础把握;主题感悟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所谓唤醒教育,就是通过主体间的意义及对话活动,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其生命感、价值观和创造力的全面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的建构。[1]

  一、课堂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兼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唤醒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处于积极状态无论是直观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只要能够调动了学生的关注力,让他们在面对文言文时,心灵的窗户是敞开的,感情的大门是开放的,那么课文在他们眼中就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文字了。

  二、基础把握

  学习一篇文言文,首要的是扫除字词障碍,教师不应从头到尾全盘解释,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加之课文注释便能解决不少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识。

  文言文中的语言文字,,承载了文化的积淀,信息含量尤为丰厚,学习文言文的语言文字要引导学生透过其历史,感悟它原有的生命光彩,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2]比如说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为什么用的好?在之前作者又打算用那些字呢?”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最终确定了这个”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真是出神入画,化平淡为灵动,一读就感受到了江南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朝气,好神奇!

  三、主题感悟

  1.写作背景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一种语言,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对研究文章有很重要的意义,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说过的知人论世,大抵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吧。了解了背景知识,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本篇文章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同类文本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原了写作背景,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其中的思想就会把握的更透彻,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发情感的共鸣,起到唤醒的作用。

  2.自主领悟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特别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文言文中,教师不应拿着教参千篇一律的讲解,而是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领悟能力。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应善于使用阅读、诵读等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感悟的欲望及实践。[5]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美感教育,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者的明确目标。”语文阅读与审美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美感的培养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情境中,培养他们美的探索力和情感熏陶,产生个性化阅读

  3.审美体验

  在文言经典文章中,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品味的地方,通过恰当的提问以及引导能够很好的使学生发掘文本的美感及感悟经典的魅力。比如说“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一句?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等等。阚景忠老师在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针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中的“盗贼”一词向学生提问:杜甫为什么会称南村一群孩童为盗贼呢?这个问题很有趣味以及探讨性,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唤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真正的融进了这个文本,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会被唤醒,理解起来也就变得相当容易了。

  教育的唤醒主要依靠教学的唤醒来完成。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通过高效的课堂导入,恰当精准的内容主旨分析以及审美意蕴的体验,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成效。加强唤醒教育,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重视价值观和精神方面的教育。用爱心,激励,鼓舞唤醒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4.

  [3]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M].中学语文教学,1997:4

  [4]汪海洋.古诗鉴赏巧用背景知识[J].阅读与写作,2000(10),44-46页.

  [5]王洪艳.课堂阅读教学,唤醒学生主体意识[J].教师,2011(32).

  张燕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