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始进行建设。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在各类工程项目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践当中,我们通常将最小截面方向在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因此,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加快,大型工程项目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应用。因此,我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再加上对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的不够严格,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也缺乏系统的处理,因此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对此,应当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讨,在实际应用中也要加强重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温度变化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将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之后,由于混凝土内部发生水化反应放出热量,因此其内部具有较高的温度,这将会使混凝土的温度快速提高。而混凝土在成型之后,将会具有紧密、严实的特点,引起由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难以快速的进行散发。而混凝土表面由于较大面积与空气进行接触,因此热量散发的速度较快。这样,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过大,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不均匀受力,内部的压力过大,外部的拉力过大。当这些力超出混凝土的承受范围时,就会产生裂缝的情况[1]。

  (二)湿度变化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需要很大的混凝土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不适用传统低效率的浇筑方式。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在实际施工当中通常采用的方式为泵送。这样,由于混凝土中含水量充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将会得到提高,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其中,水泥发生水化反应需要消耗大约20%左右的水分,而剩余的80%水分,就会通过蒸发的方式消散。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如果水分蒸发过度,使含水量不足20%,就会导致混凝土发生收缩。而在实际应用中,大体积混凝土又需要满足一定的边界和尺寸的限制。这样,混凝土在发生收缩形变的同时,还要勉强维持基本的尺寸,就会在混凝土当中产生较大的拉力。当这个拉力超出混凝土的承受范围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一)控制混凝土温度上升

  在选择配置混凝土的材料时,应当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避免由于温度上升过快而造成的裂缝现象。例如,在水泥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水化热较低的品种,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在骨料选择上,可以利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置的混凝土,对于碎石块应当选择体积较大的,这样能够降低混个凝土的收缩情况。同时,应当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使水、骨料、水泥等材料的温度降低。还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冰块,从而降低混凝土建筑混合物的温度[2]。

  (二)延缓混凝土表面散热

  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为了防止其内外部产生过大的温差,通常采用保水或保湿的方式来进行养护。例如,可以调节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而在成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裂缝的情况。通常可以采用覆盖含水谷草或包裹薄膜等方式,同时定期进行温度的监测,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保持恒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当在28天以上,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后期增长速度降低,则应当将养护时间适当延长[3]。

  (三)提高混凝土强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适当的对配合比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使其收缩程度得以降低。在调配混凝土比例的过程中,在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可将水泥的用量适当的减少。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同时在满足泵送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尽量缩小塌落度,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形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在连续浇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阶梯分层、自然分层、全断面分层等方式。在混凝土终凝之后,应当迅速的进行碎石覆盖处理其表层,可采取人工二次抹压收面的方式,以避免产生收缩裂缝[4]。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一)工程情况

  在某工程项目当中,有一个厚度为1.4m、长度为48m、宽度为37m的建筑基础板,在基础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宽度为1m的后浇带,以及若干条变形缝。材料选用的是C40等级,P6抗渗级别的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体积位2490m3,浇筑的方式主要是泵送。选取的材料种类为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具有0.36的水胶比,40%的泵送混凝土砂率,控制在16cm-20cm的塌落度。选用的砂为中砂,具有1.88的重量比。采用直径在10mm-25mm的石子,具有2.96的重量比。采用粉煤灰进行搀和,具有0.16的重量比。选用SDB-20的泵送剂,具有0.02的重量比。选择AEA的膨胀剂,具有0.11的重量比和0.47的水比重。

  (二)施工方法

  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现搅现送的施工方式,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方式进行作业。对整体基础在浇筑之前进行循环水管的布设,在浇筑的过程中,管内流动水循环,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基础板中央的上方位置,进行泵管的安放,浇筑的顺序为从左到右。在每次的浇筑当中,控制在5m以内的宽度,在浇筑的同时逐渐后退[5]。在浇筑的过程中,采用分层处理的方式,对混凝土浆形成的坡度进行利用,采取分层浇筑的形式,前后快速的进行浇筑管的拖动,将浇筑的厚度控制在每层10cm以内,直到结构的顶部进行一次性的浇筑。

  (三)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应当尽量在短时间内,不应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覆盖薄膜在混凝土的表面,之后覆盖棉粘纸在薄膜之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和保持。同时,为了有效的对混凝土裂缝情况进行控制,应当对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进行实时测试,并且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增减薄膜和棉粘纸的数量和厚度[6]。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将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控制在20℃以下,温度的测试工作可以通过20mm直径的测温管来进行。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环节,监理工程师应当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重点进行前期预防的控制和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当积极的进行参与,对于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当及时的发现和提出,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解决,制定应当的处理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将控制工作进行的越全面、彻底,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越低。

  此外,在泵送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堵塞输送管道的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当中,应当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对泵送机的性能和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线布置、甭管规格、压力参数等[7]。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的是承台连续浇筑,因此应当设置防雨棚在浇筑现场,同时,应当准备塑料薄膜,设置集水井和盲沟在基坑四周。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即将收尾的阶段,也十分容易出现问题。对此,监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应当充分注意,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并且凝结之前,应当进行再次压光的操作,避免在其表面产生裂缝。

  结论:大体积混凝土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当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当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也就得以凸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应用,使其能够在建筑领域当中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琪.箱涵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杨杰.环境升温法及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3.

  [3]缪军.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箱型基础无缝施工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13.

  [4]黎平.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5]王晓丽.泵送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3.

  [6]宫经伟.水工准大体积混凝土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与智能反馈研究[D].武汉大学,2013.

  [7]荣华.水冷却温度控制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王志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