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例

  摘要:《民族文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具有无可厚非的权威性,是标杆性的存在,其所刊发的论文具有学术领域的代表性,因此笔者以其做为研究对象借以探讨201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民族文学研究;综述;民族性

  一、身份与认同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性研究”

  中国少数族裔在自然状态中大多没有边界明确的地理划分,甚至没有边界明确的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得少数民族获得了从属主体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学与政治话语紧密相联,少数民族文学理论逐渐转向文学人类学的“民族性研究”,其中“民族性”指一个群体形成意识的根源,其基础是文化认同,包括语言、文字、历史等。张裕禾在1992年首次将“身份与认同”理论引入大陆,这不失为一种抵制全球化焦虑的策略,近年来,文学人类学方兴未艾,并将“身份与认同”纳入研究视野,注重从民族文学文本中探究民族情感、民族记忆。其根本原因就是源于对民族文学乃至民族文化传承的忧患意识。在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研究”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在《民族文学研究》第4期还专门发起了“文学的民族性”笔谈,探讨普遍性原则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一般关系。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开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民族文学”专栏,刊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意义的民族文学研究论文,这无疑激励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对政治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的关注。刘大先在《文学共和: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少数民族文学》一文中,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提出的“五族共和”,到“民族自决”,“民族自治”,强调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少数民族作家主体主动依附于社会浪潮,民族文学是人民共和的历史产物,是“文学共和”。

  如徐志伟的《锻造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建国初期民间艺人思想改造运动述评》则主要探讨了对民间艺人的改造问题,解决了对民间艺人多头领导和歧视民间艺人的问题,发动艺人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进行自我反省与政治学习。文章更多的是陈述那个特殊时期民间艺人依附于政治权利的事实,确立民间艺人话语的主体性的同时,也揭示出民间艺人思想上主体性的丢失。

  学者们不仅是在少数民族文学的内容上探讨民族性的问题,而且在形式上也多有讨论。姚新勇和孙静在《“民族形式”谁主沉浮?--20世纪50年代初内蒙古文艺“民族形式”讨论考察》中则就20世纪50年代初内蒙古文艺“民族形式”的一场讨论进行了考察,作者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丢失的同时,汉民族文学亦受到的冲击,从客观的角度阐释了当时所行的并非是“大汉族主义政策”,从更全面的角度考察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和民族性弱化的问题。

  二、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作品的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方法,放诸少数民族文学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在深挖经典作家作品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作家作品。

  席扬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对老舍与赵树理再度解读,在《“转折时代”的“持守”与“弃斥--”十七年时期老舍与赵树理文学行为共同性及其意义的考察》一文中,比较了二者的共同之处,二者的相互认可,以及在“十七年”期间二者选择的文学为人民服务的文学创作道路,显示了权力主体与民族主体的复杂的关系。

  侯姝慧和侯丽媛在《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与中国新故事家研究--以1950-1980年代中期产生的第一批新故事家为例》一文中,从文学史的角度回顾了随着新故事讲演活动的开展,中国第一批故事家的产生,他们创作的作品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即要遵循人民的立场并探讨了民族性文学的文体形式。

  2014年6月11日,在京举办了“《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成果出版座谈会”,十几位专家学者对由关纪新承担完成的《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一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曹顺庆、徐新建、李怡、逢增玉、李红雨、李玲等人指出了这本书所带来的对满族作家身份的体认,这对于理解满族小说创作至关重要,比如满族作家所具有的“悲剧意识”是不同于汉民族的乐天精神的。无论是这本书的出版还是此次讨论都可以看作是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性”讨论的个案。

  三、文学史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欧阳可惺在《“杂语”的意义:文学发展史视角下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文中,欧阳可惺指出不仅要从纵向的本民族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更要从横向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历史空间考察少数民族文学,作者以维吾尔文学中小说的发生发展来说明少数民族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呈现一种“杂语”的形态,在作者看来,“杂语”是一种历史趋势,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马梅萍则专门针对民族文学研究的标杆《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对其所刊发的理论探讨类文章做了文学史上的梳理,《边缘的跋涉--<民族文学研究>理论探讨类论文30年轨迹寻踪》以十年为界点分为:国家统辖下的具有政治性特点的80年代,处于转型适应期的去政治化的90年代,以及新世纪跨界法和“多民族文学史观”笔谈等栏目开创的时期,“十七年”时期由于国家的重视,民族文学史书写达到了一个高潮,受政治规约影响较大。作者从纵向的时间沿革中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的变迁,以小见大地提示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亦采取与时代相同的步调这一事实。

  综上,2014年度在继续进行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的探讨,这可能是源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危机感,以及少数民族主体性的觉醒。在文学史视野下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研究仍然是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但总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还是处于边缘的位置,仍需要学者们进行持续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大先.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总目录[J].民族文学研究.2004(04)

  解玲洁 郑思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