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护城河的历史与变迁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护城河,历史,改造
  • 发布时间:2015-06-19 08:58

  摘要:北京市建城历史悠久,护城河也同样存在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各代的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护城河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安全,在漕运、排水和景观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护城河的兴建、改建以及现代的综合利用过程中探寻其历史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护城河 历史 改造 未来

  一、护城河的历史

  护城河,顾名思义是为护卫城池而修建的防御设施,在古代为保卫城市安全,在建设城市时均修建城墙和护城河。北京现存的护城河水系始建于元代,后经明代改建、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格局。

  北京城建城已有3050多年的历史,最早它是周朝一个分封国的都城,当时它的国名叫做蓟,其都城为蓟城,后蓟被燕国吞并,将蓟城作为燕国的都城,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称为幽州。辽朝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从蓟城到中都,城址均位于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蓟城的遗址。到了元朝,舍去金中都,在中都东北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至民国建立。

  据记载,从蓟城到金中都均建设了完整的城池,并沿城墙外侧修建了护城河。北京现存的护城河水系(包括已改为暗沟的东、西护城河和前三门护城河)始建于元代,十三世纪初,位于中国北方的蒙古势力逐步壮大,加强了对金中都的进攻,并于1215年攻占金中都,金宣宗逃往金南京(今河南开封)。由于金中都城内宫殿建筑大多因战火损毁,且金中都原有的水源洗马沟和西湖(今莲花河与莲花池)难以为继,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东北方向(今日北京旧城)新建都城,即元大都。元大都城南北长约7.6公里,东西宽6.7公里,其北城垣在今北土城,至今可见东西向土丘,即为元大都北城墙的遗址,今北土城沟即北护城河。其东西城垣与明清北京城东西城垣一致,即今东西二环路的位置。其南城垣位于今长安街南侧。在修建元大都城时,于其城墙外挖掘了护城河形成了环状水系,这就是今日北京旧城护城河的基本雏形。

  元顺帝至正28年(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占大都城,同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国,建都今南京,元大都城改成北平。北平虽非都城,但仍为北方重镇,为加强对蒙古军的防御,1371年徐达对北平城进行了改建,由于元大都城北部人烟稀少,将北城墙向南缩约5里,在现北二环路处新建北平城北城墙,并利用积水潭北侧一东西向沟渠(疑为古坝河)修建北护城河。北平城东、西、南城墙及护城河仍沿用元大都之城墙及护城河。

  明洪武31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废除建文帝,夺取帝位,改元永乐。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下诏将北平改为北京,开始修建宫殿并加固城墙。1416年对东西城墙进行加高和加固,1419年又将南城墙向南拓约800米,即现在前三门大街的位置,新修南城墙,并开挖了护城河,至此明北京城内城基本建成,1420年朱棣正式下诏迁都北京。1436-1439年明英宗对明北京城进行了全面修整,修建了各城门门楼,特别是疏挖整治了护城河,并将九座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木桥改为石桥,梁桥之间建了水闸。1553年为防止蒙古军队的滋扰,加建外城,原计划利用原元大都北城墙遗址在内城外加建环状外城,将内城包围起来,后因财力有限,只在南面修建了外城,在内城南城墙处将外城与内城相接,由此形成了北京城凸字形布局,在修建外城城墙时,取土筑城墙,就此疏挖成为护城河。北京城北京城凸字形护城河水系格局由此形成,至今已有近560多年的历史。关于当时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据《燕都丛考》中关于明内城护城河的记载,“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扩至十八丈有奇。”清朝及民国时期对护城河水系没有大的改造,基本沿用明北京城护城河的水系。据解放初的测算,北京护城河的总长度为41.19公里。

  北京旧城的护城河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安全,在漕运、排水和景观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旧城内的雨水通过马路和胡同内的暗沟排入护城河后,向东入通惠河。漕运船只到通州后,经通惠河、东护城河至朝阳门一带,将货物送至朝阳门附近的仓房内。护城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北京西北的玉泉山和白浮泉,经长河至西直门附近注入北护城河和东护城河,沿护城河经旧城北部、中部和南部向东,最终汇入通惠河。

  二、解放以后对护城河的改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政府确定定都北京,北京迎来了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时期。当时对于北京市未来的城市布局共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改建和扩建,这样可以利用旧城的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价值,能够比较快的形成城市规模,为中央政府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另一个方案是将新的城市中心及主要功能放在旧城以西,根据确定的城市性质和规模建设一个全新的北京城。这样可以将北京旧城整体保护起来,建成一个大的博物馆,其中包括文物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园、国家级庆典礼宾设施,也可安排一些文化、商业、金融设施。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和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终选择了第一方案,即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改建和扩建的方案,这样就使北京旧城彻底失去了完整保护的可能。

  1953年以后,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墙的拆除问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城墙已毫无防御作用,反而成了阻碍交通通行的障碍,上世纪50年代逐步将外城城墙墙拆除,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为减少拆迁和占地,除保留少数城楼外,将内城城墙拆除,目前我们只能从北京地铁2号线的线路图和站名中回忆北京旧城的城墙和城门。

  北京旧城的改造和城墙的拆除对于护城河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放以后,北京市在50年代初期曾对淤积严重的护城河进行了全面疏浚,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制定城市水系规划,确定护城河的主要功能为输水、排水和美化环境。考虑到官厅、密云水库的修建,将为城市河湖提供丰沛的水源,将前三门护城河的宽度确定为100米,东西护城河的宽度确定为80米,上游与长河、永定河引水渠相接,下游汇合后向东如通惠河,形成完整的城市花园河道系统。受当时财力和拆迁的限制,该规划并未全面实施,仅于1956年将前三门护城河佟麟阁路以西和崇文门以东段加宽至42米左右。

  1965年,北京开始地下铁道的建设,从而开始了对北京护城河的大规模改造。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修建地铁的目的是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同时兼顾城市交通。地铁线路包括沿长安街的一线和环绕旧城城墙的一环,关于环城线的位置,报告提出准备利用城墙及护城河。这样,既符合军事需要,又可避免大量拆房;既不妨碍城市正常交通,又方便施工,降低造价。为了给地铁的建设腾出空间,同时避免在出现意外事故时护城河水灌入地铁隧道,需要将护城河改为暗沟。1965年7月地铁一期工程开工,首先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段和西护城河复兴门以南段工6.52公里河道改为暗(沟)河。1971年,环内城的地铁二期工程开工,西护城河复兴门以北长4.25公里河道改为了暗沟。1974年,随着东二环路建设工程的启动,又将东护城河改为暗沟。1975年左右为改善环境,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东段改为暗沟。西护城河暗沟位于西二环路西侧,断面为10.6米X3.8米;东护城河暗沟位于东二环路东侧,断面为7米X4.4米;前三门护城河暗沟位于前三门大街南侧,断面为8.5米X4.2米。护城河暗沟兼有人防功能,修建了出入口和坡道。

  北护城河之所以能够幸免,是因为北护城河承担着为下游东郊造纸厂等工业用户和六海等内城河湖输水的任务,如改为旱季无水的暗沟,还需另辟输水通道,一时难以实现,因此,北护城河作为明河保留至今。

  从此,环绕了京城560多年的护城河只剩下了南、北两端,总长度仅为原来的一半。北京护城河的改造破坏了古都北京凸字形的城市轮廓,减少了城市水面约80多公顷和近19公里长的滨河绿带。明河改暗沟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则是行洪和调蓄能力减弱,暗沟的断面面积远远少于明河,如果遇上较大暴雨,洪水很容易漫溢地面加剧城市积水。

  三、护城河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特别是对于北京旧城这一中华历史文化的典型之作、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名都的城墙和城门未能完整保留下来倍感惋惜,当年雄伟壮观的城墙、城楼和围绕城墙的护城河已被宽阔的道路和高层建筑所取代,现在不少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呼吁要完整地保护北京旧城的整体格局,并有计划地恢复一些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2002年北京市编制并公布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个规划中包括历史水系保护的内容,提出重点保护与北京城市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水面,使市区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拟恢复的历史水系有转河、菖蒲河、御河(什刹海-平安大街段)和前三门护城河。目前转河、菖蒲河、御河(什刹海-平安大街段)均已恢复为明河,由于前三门护城河恢复的难度较大,只是对于恢复前三门护城河的用地进行了控制,控制范围为西起南护城河,东至东护城河,前三门大街道路红线以南70米(包括河道及相应的绿化带),在这一控制范围内不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最近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将前三门护城河前门城楼南侧一段恢复为明河,消失了近50年的前三门护城河有望部分重见光明。

  参考文献:

  1、《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北京水利志》

  3、《北京规划志》

  4、《北京历史地图集》

  张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