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拐点,上帝折鞭的传奇——钓鱼城旅游资源开发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钓鱼城
  • 发布时间:2015-06-19 08:38

  摘要:被称为“上帝折鞭处”的钓鱼城坐落于重庆市合川区城东北的钓鱼山上,地控三江,形势险要,南宋末年著名的钓鱼城保卫战就发生于此。作为中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钓鱼城在当今的旅游开发中并没有发挥其优势。本文力图从解读钓鱼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入手,对钓鱼城的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钓鱼城;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旅游开发

  我们国家有三个重要的“钓鱼”,分别是钓鱼岛、钓鱼城和钓鱼台。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城东北约5公里的钓鱼山上,最高处海拔391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据《方舆胜览》记载:“钓鱼山……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1]它“上扼嘉陵江、渠江流经孔道,下控涪江、嘉陵江汇入长江要津”[2],处于三面临江的险要地势之中,峭壁几近垂直于江面,古城门、城墙至今依然雄伟挺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俨然一座兵家雄关。而历史上的钓鱼城确也为中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南宋王朝与蒙古军队之间长达36年之久的生死决战就发生在这里。正如胡应先的《钓鱼城怀古》一诗中写道:“孤城万仞接石烟,撑住巴渝半边天。率土以为元社稷,一隅犹守宋山川。虽然地利夸奇险,终籍人谋妙斡旋。欲剔残碑寻战绩,苔荒径断总茫然。”[3]

  一、钓鱼城历史沿革

  在钓鱼山上筑城修寨,始于1240年(南宋嘉熙四年),时任四川置制副使的彭大雅在修筑重庆城时,派太尉甘闰于钓鱼山筑寨,作为合州官民躲避蒙古兵之所和重庆的屏障。

  1243年(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知府于玠入蜀主政,为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采取冉氏兄弟(即冉琎、冉璞)的建议,筑城钓鱼山。《宋史·于玠传》载:当时冉氏兄弟见于玠说:“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4],“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4],于是于玠移县治于钓鱼城,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它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

  此后,钓鱼城经过王坚、张珏的三次修筑,已建成沿城一圈与直贯嘉陵江的高二三丈不等的石砌城墙16里许。建有八道城门分别为:始关门、小东门、新东门、青华门、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和护国门。城南小东门与城北出奇门处,各由山上延伸出一道直入嘉陵江心的城墙,名为“一字城”,当地人称为“横城墙”,在一字城墙的江边建有码头,故又称为“皇堤”。城北面高地插旗山建有指挥台,前有练兵教场。教场东北面建有“皇城”皇城东南为军民住宅和街道。城内护国寺前方左右和奇胜门内,分别建有水池,称“天池”,全城凿有水井92眼,供军民饮用水的需要。所以当蒙哥围困钓鱼城数月,久攻不下时,张珏仍然能够令城内军民将鲜鱼、面饼扔给城下蒙古军,且附书给蒙哥:“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5]

  1298年(元大德二年),钓鱼城内寺庙及房舍遭兵火焚毁。1494年(明弘治七年),金棋任合州知州时,重新又在钓鱼城遗址上,重建寺庙祠宇。清代以来,合州地主武装为抗拒白莲教及李永和、蓝大顺、太平天国起义军,又多次加固和修复钓鱼城,作为官绅避乱之所。民国初期,川军二师军械处曾在钓鱼山上修建火药制造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迁合川后,曾一度驻扎在钓鱼山上。

  但是由于钓鱼长期受到的自然剥蚀以及战火的破坏,至1949年合川解放时,以前的八道城门几乎当然无存,从宋代至清末的碑刻,只有二十余块可以记读,其他多被湮没。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对钓鱼城遗址进行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已修复古城墙1500多米,并新修了始关门,恢复了护国门和新东门的门楼,重建了“护国名山”和“独钓中原”的石坊,甚至被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成立了“钓鱼城管理处”,制定了恢复建设钓鱼城的总体规划,但是钓鱼城的旅游开发至今仍不甚理想,没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二、钓鱼城的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钓鱼城由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由其著名的是钓鱼城出没于烟雾朦胧之中的自然景象“鱼城烟雨”,明代卢雍就写了专门描写钓鱼城这一独特美景的《鱼城烟雨》:“悬崖三面阻江湍,古堞摧颓烟雨寒。磐石可能容我坐,绿蓑青笠弄长竿。”[6]站在钓鱼山上俯瞰三江汇流,烟雨交融,别具一番感受。此外,钓鱼山上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着名的鱼城八景,分别是:古洞流泉、沙滩响雨、赤壁文光、东谷晴霞、西市晚烟、天池夜月、顶峰白云、嘉陵萦带。明嘉靖二十四年,合州知州刘士逵书并刻于钓鱼山上卧佛脚前方巨石岩上,是为明代文人给予钓鱼山自然景观最精确的表达,至今为世人所喜欢。

  钓鱼山上风景秀丽,三面临水的天然地理优势,自然成为一些文人墨客士大夫之流的理想唱和游玩之所,据明曹学佺《蜀中广记》载:“岁二月八日,太守率僚属宴集于此。”[7]又如乾道三年丁亥(公元1167年)四月十六日,吕元锡知石照县邀宾客张难老、王正叔、王必先等游山题刻的吕元锡记游刻石、绍熙元年吕交修游钓鱼山所题汲国吕交修清明日游刻石等等;以钓鱼山自然风景为主题类石刻,如鱼城八景摩岩、钓鱼城摩岩,明监察御史卢雍诗碑等等,以记载钓鱼山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

  2.历史文化景观。钓鱼山上的人文景观建筑不胜枚举,主要包括战争前期的建筑遗迹、战争期间的军事建筑遗迹及后人凭吊的建筑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开山祖僧石头和尚前期所建的护国寺、忠义祠以及在宋元战争期间所建的军事建筑。

  ①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钓鱼城中央南端,建于晚唐时期,据明万历《合州志》记载:“宋石头和尚号四祖师,合州人,自幼入景德寺为僧,有戒行,因凿石出火,遂大悟……绍兴间,闻钓鱼山建护国寺。自甃石二十四片为龛,全身入,门自掩,端坐而逝。”[8]现在看到的护国寺是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合州知州金棋于原址重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再度重建,道光十三年(1833年),主持僧智慧进行培修的,寺门颜额“护国寺”,门柱上的对联为“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峰飞云控蜀疆。”[9]寺里的两重大殿分别为歇山式建筑结构和单檐山式结构,使整个建筑群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②忠义祠

  忠义祠位于护国寺右侧,始建于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原名“王张祠”。据《新建王张二公祠堂记》碑文的记载:“国朝郡人王玺,廷信,官户科给事中,守镧家居,弘治壬子春,约同郡贵州按察司尉使陈揆,季嗣,及悌同口口(游兹),山氯遗踪,想运蜀相与敦日壬张二公尽忠于宋,有功于合,所宜庙耙而未有举者,诚缺典也,来几廷信口(还)朝,具奏其事报可。”[10]弘治十二年(1499年),合州知州宋琢,见王张祠宇简陋,遂集资“补具前之所为备。奠享有祠,启闭有门,左右有阔,庖厨有所,缭以垣墉,植以竹树,宏敞壮丽,足以慰郡人崇敬之情”[11]。清初,“王张祠”遭兵燹,片瓦无存。乾隆二十四年,知州王彩珍倡议重建,同年完工,立于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五人牌位,改名“忠义祠”。后来陈大文知合州,于祠堂内增加了李德辉与其异父之妹熊耳妻宗氏及王立三人的牌位。光绪十八年,华国英任合州知州,募资兴建忠义祠廓舍,将王立牌位移出祠外,李德辉与熊耳夫人的牌位移出另祀,忠义祠只祀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五人,并撰《重修钓鱼城忠义祠记》,申斥王立“为宋之叛臣,元之降人,以之从祀,是为渎祀,神必不享。”[12]斥责陈大文请李德辉、熊耳夫人、王立三人入祠享礼为“不知何心!”[12]

  今日的忠义祠是一座由正厅、耳房和左右厢房组成的三合院建筑。正厅内高悬着一块“忠义千秋”的金字巨匾,匾下祭台上排列着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牌位。祭台正面有祝文曰:“维神才兼武,志秉忠贞。画地成城,据形胜而保属蜀土;协力战守,遗鱼饼以退元戎。忠诚贯日星,后先相继;大节凌霄汉,古今照临。兹届仲春修祀典,肃陈笾豆,伏维来歆。尚飨!”[13]厅堂内的立柱上挂有华国英撰写的对联:“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拚得蒙哥一命;把盏而浇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二心。”[14]

  ③摩崖石刻

  钓鱼山上的摩崖石刻,根据明、清《合州志》与民国《合川县志》的记载,总共有二百余处,大体可以分为历代游人记游刻石、摩崖留题、诗作刻石、碑记、佛像刻石等。但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剥蚀,有的已经残缺不全,文字脱落,但是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其中较为著名的如;刻于水军码头的刘克庄《蜀捷》,护国寺外甬道石壁上有文天祥的《张制置珏》,始关门石壁上的陈毅《登钓鱼城》,护国门外石壁上的郭沫若《钓鱼城访古》,王坚记功碑、新建王张二公祠堂碑记等,它们把钓鱼城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它们是历代名人、学者对钓鱼城的由衷赞美与感叹,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的象征,成为钓鱼人文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钓鱼城风景区的不足与局限性。

  1.现存的人文景观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如护国寺、宋城墙、城门等人文景观均受损严重,有的仅存残垣断壁,有的几乎荡然无存。

  2.景区现有容量较小,开发错位,知名景点欠缺且内涵单一,景点之间的时空关系不够明晰,核心景区没有大景区的陪衬与烘托。

  3.景点价值系数不高,山不如缙云山,景无鲜明特色,有名非胜,古迹不多,散见于景区内的各处古迹遗址,也是残缺不全,似是而非;堪称现存完好的古战场遗址的城墙,也多是今人重建,而且仅仅是号称12华里城墙的一小部分。

  4.靠近缙云山等知名景区既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如在开发中不能彰显自身的个性特色,景区将会因此而暗然失色。

  5.开发理念缺位。景区开发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目前仍处于一种粗放和浅表的开发状态,旅游目的地形象还不明显,其旅游吸引力较小。没有将钓鱼城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放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层面来构想,无视历史与现实的同质与差异,而是孤立地扁平地对钓鱼城景点进行开发,没有高屋建瓴的长远规划,将钓鱼城景区的规划建设游离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之外,缺乏旅游文化,旅游经济,旅游产业和大旅游意识。已经不适应开发建设的需要,操作起来更是力不从心;开发建设存在急功近利的盲目性,景点开发、修复、重建中,其建、构筑物形式及其位置、体量、风格处理缺乏考究,工艺技术粗糙,既有碍观瞻又破坏了历史文物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6.陈旧的观念制约了钓鱼城景区的开发建设与发展,没有大景区观念,没有大手笔动作。开发建设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停滞,传播营销力度不够,难以适应旅游经济的市场需求。

  四、钓鱼城景区开发建设的举措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应当进行保护性开发。既注重生态保护,又要注重环境保护。作为旅游资源综合型景区,应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唯一无二的特大型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应在开发好生态观光型旅游项目的基础上,以主题型旅游为主。在以“世界历史的拐点,上帝折鞭的传奇--钓鱼城”为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可以相应采取以下举措:

  1.完善复原核心景区。完成钓鱼城城墙及城门的复建,恢复钓鱼城保卫战时期钓鱼城的原貌,突出钓鱼城军事防御要塞的特点,依照历史真实再现钓鱼城古战场的恢宏与壮美,恢复并重建城中有史可考的所有建、构筑物。一改目前仅凭不甚了了的所谓遗址遗物,牵强附会解说的尴尬,为形象直观有目共睹的视觉冲击,给旅游消费者提供特色独具的审美享受和感官刺激,留下难忘的印象。

  2.深度开掘历史文化。迁建钓鱼城博物馆,恢复护国寺和忠义祠,尽可能复原或重建钓鱼城历史上的大型建筑,还原钓鱼山上的有史可考的知名历史景点。尊重史实,修复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遗迹遗址。重建甘泉寺,抢救维修八角亭,复原张宗范的私家园林和州学学堂,新建北宋文化名人周敦颐纪念堂。

  3.新建仿古街市。将合川旧城原有的著名建筑和街道按宋代及明清风格修建在景区合适的地点。如城皇庙,关岳庙,会江楼,钟鼓楼以及修建仿古民居群落和街市,重现记忆中的合州风貌。实现合川城区到核心景区的时空转换和视觉过渡,对游客实施意识和情绪牵引,增强游客的兴致,满足其返璞归真、探秘览胜的诉求。

  4.进行景区道路改造。沿江岸边的道路,为满足游览观光及景观设计要求,可采用自由式路网。景区内以人行步道为主,步道禁行车辆。为强化钓鱼山、学士山主体景观特色,可将通向水体、山体的道路布置得相对较密,方便游客便捷地到达嘉陵江边。接通水师码头至钓鱼城大道的车行道,新建水师码头停车场,引导游客从水师码头登上钓鱼城核心景区,方能感受体验其“雄、险、奇、秀、幽”的独特魅力,领略钓鱼城保卫战的悲壮与惨烈。

  5.恢复传统美食文化。合川的知名菜品和小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影响深远。断鸡处的家鸡系列菜品,鸡肉抄手,著名卤菜,糖果糕点,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传统,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地方人脉与文脉史绩,也是地域文化的物质反映。在风景区内供应合川美食,让游客一饱眼福的同时大饱口福,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总之,钓鱼城旅游景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将钓鱼城风景区建成合川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名副其实的全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俱佳的旅游圣地。

  参考文献:

  [1]祝穆.方舆胜览[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P471-1023,2003

  [2]合川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687,1996

  [3]秦立编注.钓鱼城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24,1988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P12470,1977

  [5]杜应芳、胡承招.补续全蜀艺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P1677-238,2003

  [6]秦立编注.钓鱼城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30,1988

  [7]曹学佺.蜀中广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P591-218,2003

  [8]曹学佺.蜀中广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P592-436,2003

  [9]王利泽编著.钓鱼城楹联析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1,1989

  [10]刘道平.钓鱼城的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P107-108,2006

  [11]合川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692,1996

  [12]刘道平.钓鱼城的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P117-119,2006

  [13]合川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693,1996

  [14]刘道平.钓鱼城的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P321,2006

  王方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