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首养心

  一、什么叫养生?养生:即养护生命。为了健康的活着而实现长寿(延年益寿)的各种活动都叫养生保健。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里,为使生命(生理功能)正常延续发展的各种活动都属于养生保健的范畴。

  二、养生的种类。

  1、情志养生:调摄自己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使心平气和,精神愉悦。

  2、饮食养生:五味调和,谷肉果菜合理搭配,食饮有节。

  3、时间(季节)气候养生:要效法自然界春夏秋冬、昼夜交替等阴阳的变化规律,而起居有常、适寒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4、劳逸养生:即适度劳作、活动,不可过度劳累,也不可贪图安逸享乐。

  5、色欲养生:节制色欲,不可醉以入房。

  6、锻炼养生:运用各种动行方法锻炼身体。例如:太极拳、五禽戏、街舞等。

  三、情志(七情)养生的重要性。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可谓是疾病的催化剂,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如周瑜坠马,王朗吐血),喜则气缓(如范进中举,喜伤心而神乱),悲则气消(有人大哭背气了),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潘长江饰的鬼子被吓尿裤子和惊吓尿床等),思则气结(林黛玉病,王二姐思夫等)”,就明确的阐述了七情过极使人体气机失调,最终导致百病丛生。因此,调摄情志对于养生非常重要。

  四、为什么养生首养心?

  因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藏神,心正心静,神宁则人正;心邪,偏心眼;心坏则缺德,没有好下场;心正则德高,德高则心静,心静则神明,神明则身健壮,万事通畅。

  五、如何养心?

  要养心,就要消除不良情绪,如心宽体胖,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事。即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心情舒畅才能健康长寿,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心务必要美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养心重在养神,养神说到底是净化人的灵魂。这里所谓养心,自然不是指保护好心脏,而是指调控好你的心态,包括思想、情绪、意念,等等。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心理失控对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抑郁症。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思想消极,总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冷,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深陷囹圄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是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养心重在养神,佛家有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人之三宝中,精要化为气,气要化为神;神是精气之和,神乃人之灵魂。所以,养心、静心、乐心,最终要归结到养神上来。神宁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养神,说到底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而且会成为被众多人羡慕的养心专家。养心务必养德,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太多了。但凡能让你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宁,均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你更应当把养德视为养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宁。养德最要紧的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所以我在“养生保健三字经”中,开篇即说:“净心灵,明大义”。如果你能做到视名利为草芥,视得失为无物,那你就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了。

  张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