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后的护理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护理;健康教育

  我国人口老龄化使房颤的年发病率将逐渐增加。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抗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的疗效不尽人意。而华法林是目前预防房颤脑卒中最有效的口服抗凝剂,但由于存在潜在出血的危险性,许多临床医师在应用时瞻前顾后,使其临床应用受限。本文总结了我院100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后的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56±4)岁;其中永久性房颤患者44例,持续性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20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15例,合并高血压病30例,合并冠心病16,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房颤10例,合并2型糖尿病8例。

  1.2 服药方法及监测

  所有患者在口服华法林治疗前均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为2-3mg/日;对大于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危险的患者,应从2mg开始,每天1次口服,目标INR2.0-3.0.。服药后第3天、7天、10天、14天重复测定INR,以后据患者情况每4~8周测定INR,并根据INR逐步调整华法林用量,避免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2 用药指导和护理

  2.1 心理护理

  入院后向患者宣教有关心房颤动的理论知识,口服华法林的目的及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偶有皮疹、恶心、呕吐及自发性出血);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给予必要的解释尤其重要.

  2.2 膳食指导

  嘱患者在口服华法林治疗期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嘱低盐、低脂饮食。服药期间尽可能减少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食物,如苜蓿、菠菜、生菜、白菜、卷心菜、猪肝、番茄等,因其含维生素K较高,可降低疗效,应告知患者少食。酗酒可以增强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增加患者出血的发生率,故应说服有酗酒习惯的患者尽量戒酒。

  2.3 合并情况的观察

  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华法林的疗效,包括旅行、环境、其他疾病或其他药物,尤其肝脏疾病、血液病和出血病史的患者,遇到此类情况时,应用华法林的剂量宜偏小,维持INR1.8-2.5即可。同时需要了解与华法林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通过减少维生素K的吸收和影响凝血酶原合成而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阿司匹林、甲灭酸及磺胺类等药物增强了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使游离的华法林增多而增强了其抗凝作用;相反制酸剂、导泻药通过抑制华法林的吸收,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利福平通过增加肝内微粒体酶的合成而减弱其抗凝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中药材大国,部分中草药同样也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强度。

  2.4 指导规律服药

  抗凝药物华法林在临床应用时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INR低于2,动脉血栓栓塞事件仍然频繁发生,达不到抗凝的目的;但如果INR大于3,甚至更高,则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每日定时按剂量给药,根据INR调整用药剂量时应严格三查七对后给药,不能漏服、更不能重服。出院后建立随访卡、设立随访门诊,专门的随访医生、随访电话。

  2.5 出血倾向的观察及护理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尤其是高龄(>65岁)、有脑卒中史、胃肠道出血史、肾功能不全、贫血的患者应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用药期间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护和预防出血的方法,如用软毛牙刷刷牙,提供易消化,少渣饮食,不食过热、过硬刺激性食物,防止外伤等。

  3 结果

  100例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后监测INR范围在(2.4±0.5),无一例出现严重出血。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测INR为5.2、5.5、5.8,6.4均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2例患者出现鼻出血,测INR为57、6.0,该患者未遵医嘱正规服药,未定时监测INR,调整用药后出血停止。

  4 讨论

  心房颤动大大增加了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或卒中,据统计,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是正常窦性心律的5倍,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药物抗栓治疗预防血栓栓塞疗效差,难以收到满意疗效,而华法林则是预防房颤栓塞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做好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的护理指导工作意义很大。

  服用华法林后最常见副作用为出血,密切检测INR可防止出血发生。随访时提醒、督促患者复查INR,特别是患病或合并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服药及监测的依从性,可减少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等主编.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362-366.

  [2]王玲娣.实习护士手册(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72-674.

  王珍 王洁 刘晓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