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失代偿期用小剂量多巴胺泵入联合利尿剂治疗的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泵入联合利尿剂在肺心病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0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多巴胺泵入联合利尿剂)与参考组(利尿剂)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量、血气、肺动脉压变化等,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等均出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泵入联合利尿剂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能够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心病失代偿期;小剂量多巴胺;泵入治疗;利尿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病症,长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可导致患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右心房等受到累及,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悸、气喘、下肢浮肿等症状。临床治疗主要以先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脏负荷,促进患者康复[1]。利尿剂是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能够将患者体内多余水分清除,减轻心脏负荷,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常规剂量使用时患者可出现利尿剂抵抗等,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作用显著,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39±4.71)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58±3.14)年;患者均有长期慢性胸肺疾病,如肺纤维化、肺心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均伴随肺动脉高压表现,符合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感染、吸氧、平喘等治疗,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速尿静脉滴注,每次100mg,每天2次,具体剂量根据尿量调整。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微量泵入治疗,2Чg/kg.min-1,速尿200mg,1次/天,连续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24h尿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治疗后气喘、呼吸苦难、发绀等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出现肺部啰音、咳嗽等现象,心功能改善Ⅱ级,下肢无水肿,胸片检查正常。

  (2)有效: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有所改善,炎症部分吸收。

  (3)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等未出现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观察组患者24h尿量、PaO2、SaO2及肺动脉压水平变化幅度分别为(1532.08±158.25)mL/24h、(21±6)mmHg、(15±2)mmHg、(15±5)mmHg,参考组患者24h尿量、PaO2、SaO2及肺动脉压水平变化幅度分别为(1312.05±132.57)mL/24h、(13±5)mmHg、(13±6)mmHg、(13±4)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40%),有效22例(55%),无效2例(5%),治疗总有效率为95%,参考组患者显效10例(25%),有效19例(47.5%),无效11例(27.5%),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主要采用利尿剂等治疗,速尿为袢类强效利尿剂,能够快速起效,在顽固性水肿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抑制肾小管髓袢重吸收氯离子,更好的排泄尿量及钠离子,缓解患者水潴留现象,心脏前负荷明显下降。然而药物长期使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生耐药现象,若要达到良好的利尿效果,患者需要增加剂量,然而大剂量用药时,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神经内分泌激活、氮质血症等不良反应,甚至可出现利尿剂抵抗问题,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可对β受体产生刺激作用,促进患者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小剂量用药时,能够结合肾血管床附近的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促进肾血流量的改善,肾小球率过滤明显提高,有效达到了利尿作用。联合小剂量多巴胺与利尿剂治疗,二者协同发挥利尿作用,心肌收缩力进一步增加,预防了利尿剂抵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患者的心、肾功能得到较大的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量、血气及肺平均动脉压等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小剂量多巴胺泵入联合利尿剂在肺心病失代偿期使用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贾静涛.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83-84.

  阮洪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