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小切口入路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三角肌入路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看以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Neer评分,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安全简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小切口入路;临床疗效

  老年患者骨质流失严重,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逐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肱骨主要包括外髁颈、肱骨头和解剖颈。由于肱骨较为薄弱以及因患者年龄引起的骨质疏松,导致肱骨易出现骨折[1]。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复位切开手术以及普通钢板内固定。这不仅导致手术创伤面大,而且固定效果差,预后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导致骨折部位愈合缓慢。本研究选择11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探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发现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11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全部患者均进行患肩X线正侧位及CT检查。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4.8±4.6)岁;根据Neer分型:4部分骨折29例,3部分骨折17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5例,2部分明显移位骨折4例;对照组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4.1±4.3)岁;根据Neer分型:4部分骨折31例,3部分骨折14例,3部分骨折伴脱位7例,2部分明显移位骨折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小切口入路法治疗,在肩关节前进行横切,分离三角肌,暴露大结节,设置软组织通道至腋神经周围,分离骨面与腋神经,然后复位。在结节间沟后方锁定钢板,确认无误后,采用枚螺钉固定钢板[2];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三角肌入路法治疗,在肩峰中点前方纵切,劈开三角肌,暴露大结节与肱骨头,其它步骤同观察组。

  1.3 术后治疗

  (1)佩戴肩关节外展架半个月,引流管可在术后2d拔除。

  (2)严格按照医嘱方法,防止伤口感染,并进行相应的血肿消除治疗。X线复查确定骨折部位恢复良好后拆除切口缝线。

  (3)进行适度锻炼。

  1.4 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肩关节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采用Neer对肩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测定标准:大于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一般,小于70分为差。总有效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eer 评分对比研究

  术后随访6~15个月,发现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观察组患者:优24例,良好18例,一般10例,差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优18例,良好15例,一般14例,差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比较两组Neer评分,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研究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由于患者年龄的增长引起干骺端松质骨发生缺失,引起肱骨干皮质骨变薄[3],所以肱骨部位成为最常出现骨折的地方。肱骨近端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克氏针或是螺钉进行内固定,但由于其稳定性难以预测,往往发生并发症,需二次手术固定[4]。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二次手术对其影响太大,所以在临床中该方法应用越来越少。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它能够避免对腋下神经产生损伤[5],不会对纤维收缩功能产生影响,而且对于患肢的固定在关节囊外进行[6],使切口少,不需暴露肌肉组织也能达到固定的目的。另外在手术中不需预先弯曲钢板,这对于骨折复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术中出血量少,特别适合老年患者[7]。锁定加压钢板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肱骨头的供血,保证血流供应,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本研究发现,术后随访6~15个月,发现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比较两组Neer评分,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肩关节评分,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安全简单,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崇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34-135.

  [2]曾勉东,谢景开,杨波,等.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4(6):332-337.

  [3]王增,田平贵.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9(10):932-933.

  [4]王照平,么红英,张远成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八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7(20):664-665.

  [5]张峰.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4(8):235-272.

  [6]尚咏,伍骥,赵旭红等.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4(6):387-389.

  [7]赖少华,姚富华,黄国财.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13,6(4):61-62.

  罗建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