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关节镜,肩袖损伤,护理,肩关节
  • 发布时间:2015-02-04 10:10

  【摘要】本文对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其中的一些方法值得护理界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损伤;护理干预

  肩袖为肩关节周围的冈上肌冈下肌和肩胛下肌总称肩袖撕裂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17%~41%肩关节疾病为肩袖损伤[1],传统手术方式对肩关节软组织干扰较大术后病人肩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治疗23例肩袖损伤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病人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5~69岁,平均55.6岁;左肩8例,右肩15例;病史3个月至20年,平均12.1年;急性损伤10例,慢性劳损13例;患肩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提示不同程度肩袖撕裂伴肩峰下滑囊炎;所有患者疼痛弧试验均为阳性。

  1.2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的目的包括: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强度、预防并发症、消除或控制疼痛。

  1.2.1 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口头宣教、让患者及家属阅读书面资料、示范操作方法,分阶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1.2.2 护理干预程序

  (1)术前患者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肩部支具固定的意义和重要性,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患者预先做好心理准备。

  (2)术后1周内。

  ①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血循环、活动情况、伤口渗出、引流等情况。

  ②体位、支具:术后患侧肘与胸之间垫枕头,保持肩关节外展位,肘部屈曲,手臂保持前屈位。术后第1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佩戴肩部支具下床活动,患肢保持外展60°,前屈20°,肘部屈曲90°。每天检查支具固定的松紧度,过松会导致固定位置的移位,及时发现给予调整。

  ③疼痛:本组患者术后3d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我们采取早期干预的方法,即开始感觉疼痛就给非甾体药物,患肢局部冰敷,并多巡视。

  ④并发症的预防:臂丛神经牵拉损伤。观察患肢活动、感觉、皮肤的颜色、温度,同时注意倾听患者有无疼痛、麻木等不适主诉。

  ⑤功能锻炼。术后第1d,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有利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术后2d,增加手部主动活动,协助患者最大限度屈伸肘关节,10min/次,5次/d;在不增加肩袖张力情况下协助患者行肩关节前后摆动,摆动的幅度<15°,5~10min/次,5次/d。术后3d,继续以上练习,并逐渐增加活动度,同时进行被动肩关节外展、内收、内外旋活动,自10°开始,每天增加3~5°;练习耸肩,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s,然后放松,10次/组,4组/d。术后第4~7d,继续进行前述肩部被动练习,同时向患者讲解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辅助患肢进行功能锻炼。

  (3)术后2~6周在巩固上一阶段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增加:

  ①主动固定外关节锻炼:用健手固定上臂支具,患肢主动伸屈肘、腕、掌指及指间关节。并逐渐增加力量和运动次数。术后1周以后,在锻炼前可给予局部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减轻锻炼时疼痛。

  ②被动前屈上举运动:用健侧手及前部托牢患侧手及前臂,向上举过头顶,停留4s~5s。反复4~5次,上肢放下时仍保持在外展支具固定的位置。

  (4)术后7~12周,在无痛范围内肩关节进行非抗阻力下的主动助力活动训练。爬墙练习: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双手5指自然高度放于墙面上,然后慢慢向上移动,直至疼痛不能忍受为止,做好高度记号,每次5~10min,2次/d,逐日逐次不断提高。行滑轮练习:双手在胸前握住滑轮把柄,用健侧手拉滑轮使患侧肩关节上举,双手在背后握住滑轮把柄,用健侧手拉把柄使患侧肩关节内旋;用木棍或体操棒做肩关节上举、外展、前屈、后伸运动;双臂做划船或游泳动作。鼓励患者患肢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刷牙、梳头、系带、穿衣、洗澡、如厕等。

  (5)术后12周后,术后12周继续加强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活动为主,使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达到正常范围,分别进行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练习。抗阻力练习和牵伸练习一直要持续至术后1年,使肌力达到最大,获得最佳的疗效。

  2 结果

  23例患者伤口均为1期愈合,术后按有计划、分阶段的指导功能锻炼,随访8~14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美国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优16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1.3%,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3 小结

  通过对23例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我们体会到术前加强心理干预,肩部支具佩戴方法的指导及术后给予体位、肩部支具、疼痛等护理是保证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的关键。练习时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练习与被动练习相结合,活动度由弱到强,范围由小到大,全面锻炼肩关节的功能。此外,在每一阶段锻炼时,护士还要多与主治医生沟通,因病、因人而异,制定出适合每个人的锻炼方案,同时不仅要把锻炼的步、方法示范给患者,还要把患者将要经历的感受以及所达到的作用告诉患者。本组患者实施上述综合护理,不仅提升了护患协作能力,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骆刚,黄昌林,赵汉平等.肩袖损伤46例观察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0):793-795.

  佟宜函 黄元玲 李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