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维护对策

  【摘要】分析层流室护士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护理对象特殊,生理压力;社会压力,技术要求高;职业暴露的机会多。认为通过提高护士自身的修养和加强学习,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灵活排班等措施可以减轻或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以保障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室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项现代医学技术,已成为恶性肿瘤及免疫性、遗传性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1]。为了确保移植的成功,预防和减少感染,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必须要住空气层流洁净病房(LAFR)。移植过程中,护理除了具有普通护士应该具备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护理技能外,移植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层流室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在工作中面临的巨大压力。现将影响层流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如下,并作初步的对策探讨。

  1 压力原因分析

  (1)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它是一个独立的护理体系单元,也是一个全封闭的层流病房。护士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时间无法与外界接触;加上护士受到“三班倒”的影响,工作之余与外界之间的交往也很少;社交活动的局限性加之高强度的工作,极易引起护士心理的封闭[2],引起抑郁、自卑。

  (2)护理对象特殊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以收治大剂量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危重患者为主,患者必须单独住在无菌层流病室1~2个月,无亲属陪伴,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同时层流室活动空间非常狭小,患者易有紧张和孤独感;而化疗和移植后的不良反应也会使患者倍感恐惧和悲观。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易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护士久而久之出现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3)生理压力: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阶段,为了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要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袜套,在室内每天不只进行复杂的治疗,还要协助患者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对所有物体表面、墙壁、地面用无菌消毒液擦拭1次,护士会感到疲劳、全身不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静脉输入免疫抑制剂时,需要24小时匀速输液,护士必须集中精力,观察患者对大剂量化疗药及免疫抑制剂的反应,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和压力。轮班造成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使人产生急躁,食欲不振,理解力下降等不良生理现象。

  (4)社会压力:面对花费巨资的患者及家属,时刻担心移植失败,担心产生护患冲突及护理纠纷。由于护士在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家庭的母亲、妻子、女儿角色,进入层流室后,处于封闭的环境中,信息闭塞,作息不规律,影响了社会角色的正常担当。

  (5)物理性压力:层流室空间封闭狭小,室内层流净化装置24小时运转,产生的噪音不仅直接影响健康,久而久之会引起护士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6)受职业暴露的机会大,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须接受1个疗程的超大剂量化疗,为造血干细胞植入和重建造血功能创造有利条件,但这些制剂大多具有细胞毒性、致癌性及胎儿致畸性,不良反应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也很大。护理人员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空气内的药物微粒也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被吸收,长期在层流室工作的护士即承受着被化疗药物侵害的危险[3]。

  2 对策

  (1)护士首先要热爱护理事业。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进取心、爱心,学会换位思考,把解除患者的疾苦作为己任。

  (2)护士要正确认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据报道,当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周期低潮时,差错的发生率可达60%~70%[4]。护士应通过自我调节,减轻压力。通过阅读心理学的著作,掌握必需的心理防御措施、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放松。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咨询专家。

  (3)调整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压力,管理者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体贴护士。帮助层流室护士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困难,改善休息及工作环境,对夜班护士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制定夜班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使之在工作时有条不紊,进而减轻因担心工作出错带来的心理压力。

  (4)加强化疗药物配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接触化疗药护士进行自我防护知识教育,要求移植病区所有静脉用药液的配制都在超级空气净化工作内行。进行化疗药物配制的护士应穿隔离衣,带手套、帽子、口罩,脱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对遗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药液输完后戴手套拔针。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放在有盖容器内集中处理。接触化疗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尿液、粪便时,必须带手套。同时,定期为移植病区护士进行身体检查,合理安排休假,护士怀孕和哺乳期暂时离开层流病区,尽力改善层流病区的工作环境,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使用,只要有比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化疗药品及化学药液对护士的损害是可以尽量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王筱慧,朱建英,王寿萍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71-473.

  [2]钟华.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48-49.

  [3]魏先,陈锦环,朱雁等.化疗药物配制箱对护士防护作用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2,8(1):6-7.

  [4]王红霞.阻碍护士寻求心理辅导的因素[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37.

  赵德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