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心脏骤停疾病发生时间短,发病突然,留给医生的抢救时间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就是及时恢复患者的心肺。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一总结。结果: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经心脏复苏抢救以后成功的患者一共36例。结论:通过分析这些抢救成功的患者复苏后的护理策略,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体会

  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同时伴随有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的症状,脑等人体重要器官缺血、缺氧致生命终止的疾病,医学上又称为猝死。有研究表明,10例心脏骤停患者中,8例患者是因为室性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而死亡[1]。这种病症的死亡率极高,但也并非没有抢救的余地,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抢救方法是进行心脏复苏,其成功与否直接对护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经心脏复苏抢救成功的36例患者的复苏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的36例心脏骤停患者是我院在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所有病例中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所有病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跨度为10~80岁,平均年龄为(43.6±3.21)岁。以上资料经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

  1.2 抢救方法

  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尽快对患者实施心脏复苏,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在患者心脏骤停后的5分钟内实施心脏复苏,可以有47.9%的可能性将患者抢救成功[2]。同时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通气,清除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畅通。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遵照医生的嘱托对患者给予肾上腺素生压药物。这时要注意不能忽略对患者实施脑复苏,如果忽略会导致患者血脑屏障有损害,脑复苏还可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1.3 抢救时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抢救之前要准备好抢救所需物品和相关药品;及时转移威胁患者安全的因素,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尽量不移动患者的躯体,同时保证患者的头处于侧位;要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抢救。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虽然上述的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是拯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但是也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后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和出现异常后及时妥当的处理才是保证整个抢救过程成功的最重要环节。患者经抢救后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和意识的变化,尤其要注意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始终处于畅通的状态。在本院的抢救病例中,有患者在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时,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最后经各种方法抢救均无效致死。这也给医护人员一个极大地教训,在对患者抢救时要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严重的后果。

  2.2 脑复苏后的护理

  脑血肿一般是伴随心脏骤停复苏后发生的,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脑复苏,这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血钾、血纳的出入量,以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造成不必要的致死可能性。

  2.3 防止肺部感染

  患者经心肺复苏后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可能会产生肺部感染,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也是拯救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患者换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过程,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消毒,避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2.4 监护有效循环

  心脏骤停后经复苏,在复苏的刚开始阶段可能会因为心肌缺氧、代谢物堆积而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使得再次发生心脏骤停。在患者复苏后要加强心电监护,严密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并做好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的准备工作。

  2.5 加强复苏期的护理

  由于患者经历上述病变以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变化,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要及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在各种病症中,心脏骤停是最为紧急的危险病症之一,而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抢救其生命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患者心脏骤停后及早的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只有护士与医生相互密切配合,争分夺秒地建立有效的人工通道、静脉通道、心脏按压、脑复苏等保证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当然为了提高人们对于心脏骤停发生后的应对技能,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多了解有关心肺复苏的知识,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多学习了解心肺复苏的新技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除此以外,心脏骤停本身发病突然,发生地点不可能全部在医院内,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患者根本来不及被搬运到医院就已经死亡。有文献曾报道过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仅为18%~26%[3],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如何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让心脏骤停患者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这就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不断做好心肺复苏知识的宣传工作,向各行各业培训心肺复苏的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总而言之,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发病时,应及时准确地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使患者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胡宇翔.8例心脏复苏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价入诊疗的抢救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7,9(13):24.

  [2]黄丽祥.48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7,35(6):739.

  [3]吕晓萍.36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35):6593-6594.

  庄惠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