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鸣、呼吸困难、咳嗽及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布地奈德;α-干扰素;雾化吸入

  急性感染性喉炎在小儿5岁以下时较为常见,疾病发病突然,进展较快,可伴随声嘶、咳嗽等症状,患儿哭闹后出现喘鸣等,进而出现犬吠样咳嗽等,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导致小儿窒息死亡[1]。小儿病情进展快,因此早期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喉黏膜水肿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临床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方法不断增多,为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1岁-6岁,平均年龄(3.26±0.51)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诊断,并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喉梗阻:Ⅰ度52例,Ⅱ度28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镇静止咳、抗病毒输液治疗,同时控制体温。参考组仅采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压缩泵进行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公司:AstraZeneca Pty Ltd,国药准字:H20090902)吸入,1岁以下患儿每次1mL,1岁以上患儿每次2mL,溶于生理盐水2mL后雾化吸入,每次10-15min,间隔4h进行一次治疗,症状缓解后改为6-8h一次。观察组泵入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重组人干扰素a-1b(滴宁)滴眼液(20万U/2mL,生产公司:长春长生基因公司),雾化吸入每次5U,每次10-15分钟,间隔4h进行一次治疗,症状缓解之后改为间隔6-8h治疗一次,疗程为3-5天。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喉鸣、呼吸困难、咳嗽消失时间及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并观察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1)痊愈:声嘶、喉鸣等症状基本消失,基本无咳嗽现象。

  (2)好转:声嘶、喉鸣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咳嗽症状有所减轻。

  (3)无效:声嘶、喉鸣等症状无改善,喉梗阻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观察组痊愈16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考组痊愈12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喉鸣、呼吸困难、咳嗽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分别为(2.08±1.21)d、(1.03±0.66)d、(3.58±1.85)d、(2.71±0.76)d,参考组喉鸣、呼吸困难、咳嗽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分别为(2.91±1.17)d、(1.55±0.51)d、(4.77±1.89)d、(3.46±0.88)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3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头痛、1例口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感染性喉炎多为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导致,小儿后鼻腔较为狭小、黏膜内淋巴结及血管丰富、软骨软弱、黏膜下组织松弛,导致喉水肿现象,而小儿咳嗽能力较差,这就使得分泌物排除难度较大,进而引起喉梗阻现象,小儿出现窒息现象。在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主要为保持气道通畅,减轻黏膜水肿。通过吸入布地奈德能够对喉部炎性充血水肿产生作用,迅速接触,通气量明显增加,患儿缺氧状态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而通过雾化吸入,呼吸道内湿度明显增加,粘稠分泌物得到液化,咳出容易。在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的同时采用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够对病毒复制产生干扰,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加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蒋丽霞.双黄连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2):173-174.

  钟翠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