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功能衰竭
  • 发布时间:2015-02-04 08:53

  【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衰竭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透析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功能衰竭;治疗

  肾功能衰竭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常见综合征类疾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透析治疗是目前对肾功能衰竭疾病进行治疗的首选有效方法。本次研究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5.7±1.6)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肾功能衰竭病史1-8年,平均病史(2.3±0.4)年;治疗组中患者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5.9±1.5)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肾功能衰竭病史1-9年,平均病史(2.4±0.5)年。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我院现有的聚砜膜或血仿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在治疗开始前迅速建立循环血路,开始时每天进行1次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治疗4d左右,每次持续治疗的时间控制在4h左右;以后可以改为每周实施2次治疗,每次持续治疗的时间仍然控制在4h左右。血流量水平应该控制在150~250Ml/min,透析液流量水平应该控制在500Ml/min,采用肝素实施有效的抗凝治疗,对于合并出现活动性出血症状的患者应该保证实施无肝素透析治疗。治疗组:采用我院现有单涤纶毛质套的硅胶管,早期阶段应用袋装醋酸盐腹透液,B型接头,后期阶段则采用乳酸盐腹透液。葡萄糖的实际浓度应该分别控制在1.5%、2.5%、4.25%三个不同的水平。开始阶段实施间断性的腹膜透析治疗,每天的用药剂量控制在18000~24000mL之间,治疗计划实施1个星期以后可以改为进行持续性的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每天的用药剂量应该控制在6000~10000mL之间[1]。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透析治疗不良反应、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肾功能衰竭疾病控制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基本治愈:肾衰竭疾病症状表现已经彻底消失,相关检查显示肾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停止透析治疗后没有复发;有效:肾衰竭症状表现明显好转,相关检查显示肾功能指标已经有大幅度的改善,停止透析治疗后复发;无效:肾衰竭症状表现未见好转,或加重,相关检查显示肾功能指标没有变化,或恶化。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透析治疗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3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78.6%;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期间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50.0%。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肾衰竭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11例病情达到基本治愈标准,18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69.0%;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后,15例病情达到基本治愈标准,22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8.1%。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2.3 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2.85±3.49)d后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4.38±3.54)d;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9.97±2.41)d后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8.90±2.56)d。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腹膜透析治疗技术与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主要区别在,前者可以以患者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其透析的实际面积、物质通透性和血液流动速度相对恒定。在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过程中,腹膜透析技术与血液透析技术比较,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1)血液透析治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实施体外循环和超滤处理,患者的血容量会发生明显变化,易导致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腹膜透析治疗可以患者腹膜实施连续性透析,无需建立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幅度较小。

  (2)血液透析属于间断性透析治疗技术的一种,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电解质水平的波动相对较大,而腹膜透析属于24小时持续性透析,可以保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腹膜透析治疗可以充分避免炎性细胞因子进入到血液中,使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显著提高,并且能够通过腹膜为机体提供一定的热量和营养。

  参考文献

  [1]黄铭新,江绍基.内科理论与实践(第3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6-187.

  王晓雪 徐研 袁园 王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