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对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效果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多数情况下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但起效速度慢、阻滞程度不够完善、肌松效果欠理想。腰麻(SA)的起效速度快,作用程度完善肌松效果好,但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同时苏醒后头痛症状的发生率较高[1]。本次研究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3例;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3±1.5)岁;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40.1±0.4)周;观察组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5例;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2±1.4)岁;孕周34-43周,平均孕周(40.3±0.5)周。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手术操作开始之前均通过肌注方式给予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剂量分别为0.1g和0.5mg。进入手术室之后进行常规吸氧,采用多参数监测仪对ECG、HR、BP、SpO2等指标的水平进行监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滴入复方乳酸钠400ml左右。帮助产妇取左侧卧位,选择L2~3间隙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首先实施硬膜外穿刺,确定成功之后将腰穿针置入,针孔保持向头端,见有脑脊液流出之后,注入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2ml,且需要在30s内完成。退出腰穿针并于硬膜外腔置入3cm左右的导管,产妇转平卧左倾20°位,快速补液,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T8。如果麻醉平面没有达到手术操作的要求,在硬膜外补充给予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照组:在产妇的L2~3实施穿刺置管操作,局麻药选择浓度为1.6%的利多卡因和浓度为0.2%的丁卡因混合液,根据麻醉平面对实际用量进行调整[2]。

  1.3 观察指标

  选择手术结束后的苏醒时间、手术麻醉镇痛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麻醉镇痛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剖宫产手术进行顺利,期间患者没有任何应激反应;有效:剖宫产手术进行基本顺利,期间患者虽有程度轻微应激反应出现,但没有产生较大影响;无效:剖宫产手术进行不顺利,患者出现较强烈的应激反应[3]。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束后的苏醒时间

  剖宫产手术后(15.63±3.40)min对照组患者完全苏醒,剖宫产手术后(8.97±1.26)min观察组患者完全苏醒,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手术麻醉镇痛效果

  单纯硬膜外麻醉后对照组患者中12例达到显效麻醉标准,22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0%;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组患者中26例达到显效麻醉标准,1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2%。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产科患者实施麻醉的时候需要考虑产妇特殊生理变化情况和母婴安全等问题,故对麻醉操作的要求相对较高。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均能够满足手术操作的实际要求。单纯硬膜外麻醉主要具有并发症少、可用于术后的镇痛治疗等两大优点,但该麻醉方式由于阻滞程度不完全,且存在节段性,使麻醉的实际诱导时间明显延长,麻醉效果通常不够满意,主要表现为术野的肌松程度较差,手术期间患者会有明显的牵拉痛及宫缩痛感。腰硬联合麻醉通过细腰穿针方式将局麻药直接注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使其作用于脊神经,进而使麻醉诱导的时间明显缩短,镇痛及肌松程度更加完全,内脏差安生的牵拉反应较少,使应用镇静镇痛药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甚至得以避免。由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的起效速度更快、腹肌松弛程度更彻底,可以在产妇取平卧位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消毒、手术等操作,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完善的麻醉效果,为胎儿的快速娩出赢得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超过了腰麻的实际作用时间,还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及时补充适当的药物,使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时间不受限制[4]。

  参考文献

  [1]黄宇光,罗爱伦.21世纪医师丛书麻醉科分册[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38-139.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01-802.

  [3]罗云,吴诗琦,盛传洪等.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31(12):867-868.

  [4]周胜岐,刘松,赵汝有等.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18(12):156-157.

  黄译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