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区别

  【摘要】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主要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临床检测HDL主要依据胆固醇来测量计算,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示,但HDL-C是否能够全面反映HDL的生理功能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笔者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对上述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对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区别

  HDL能够转运胆固醇,减少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一直以来很多研究HDL抗冠心病均用HDL-C表示。因此就有这种现象出现,有些研究显示升高HDL-C能够促进抗冠心病的进展,有些研究则是得出升高HDL-C不能改善甚至促进冠心病的进展。

  1 HDL的结构组成

  HDL是人体血浆脂蛋白的一种,主要有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大多是在肝脏和小肠合成,经肝脏进行代谢。HDL中蛋白质、磷脂及胆固醇分别占50%、30%和20%[1]。HDL按密度和电泳不同,可进一步再分为HDL2和HDL3两个亚组分。HDL2颗粒大于HDL3,而其密度则小于HDL3。HDL的外壳含有磷脂、游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po)。HDL颗粒中还含有少量的Apo C、Apo E和Apo F。虽然HDL中Apo C含量仅占其蛋白质的1-5%,但血液中一半的Apo C位于HDL颗粒中。不过HDL颗粒中的Apo C含量也是经常变化的,当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新分泌入血液循环时,Apo C即从HDL颗粒上转移到这两种脂蛋白中;当这两种脂蛋白发生脂溶时,Apo C则又从其残粒上回到HDL颗粒上。

  2 HDL的代谢过程

  HDL主要是由肝脏和小肠合成代谢。HDL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周围组织细胞(包括动脉粥样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机体的再循环或以胆汁酸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就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CT)。具体如下:

  血浆中的乳糜颗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三酰甘油水解过程中,表面组分分解也可形成新生HDL。新生的HDL呈圆盘形,HDL转运肝外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第一步是与细胞表面结合,这个过程由识别Apo A的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及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介导。诱导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向细胞表面转移,在LCAT的作用下酯化成胆固醇酯,后者向HDL核心部位转移,以使LCAT作用的活性部位能进一步接受游离胆固醇,从而导致细胞内多余胆固醇的外流。新生HDL在接受大量的胆固醇酯后则变为成熟的球形HDL2。HDL在成熟的过程中,除了获得胆固醇酯外,还获得Apo AI、Apo C、甘油三酯和磷脂等成份。HDL2中胆固醇酯其中大部分胆固醇酯是通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被转移给CM、VLDL和LDL,通过LDL受体介导进入肝脏被分解代谢(间接途径)。其余的胆固醇酯通过肝细胞表面的HDL受体摄取完整的HDL颗粒回收其中的胆固醇酯入肝(非选择性摄取)和通过SR-BI介导只将HDL中的胆固醇酯转运入肝(选择性摄取)。经过肝脏摄取HDL2中的胆固醇酯后,HDL2转变回HDL3,完成HDL的循环代谢过程。肝脏将胆固醇酯经一部合成胆汁酸排出体外,或转至肾上腺、睾丸或卵巢合成相关激素。HDL除了参与胆固醇的逆转运外,还为其他脂蛋白提供多种必需成份。例如,HDL将Apo E和Apo CII提供给CM和VLDL,以促进CM和VLDL的分解代谢。此外,HDL还是Apo AI的贮存库。

  3 HDL的抗冠心病机制

  HDL抗冠心病机制主要是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抑制动脉粥样化的几个过程,如氧化、炎症、细胞增殖和血栓形成有关。其中研究最多的是HDL促进了RCT,此外,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人们还发现了HDL的其他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特性,包括抗氧化,抑制LDL氧化,抑制内皮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提高前列环素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抗血栓和促纤溶[2]等。有研究提示,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壁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并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3]。

  4 升高HDL-C对冠心病的影响的研究

  4.1 升高HDL-C会带来益处

  包括MRFIT、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一级预防的研究(LRC-CPPT)和临床血脂研究等3个关于HDL-C和冠心病关系的主要研究荟萃分析,显示现血清HDL-C每升高1mg/dl,可使冠心病危险性下降1.9%~2.9%。在最新的报告中,NCEPATP-III指南明确显示,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冠心病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的风险是成反比的关系。[4]来自Framingham研究及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III)发现,低HDL是相当普遍的,大约35%的成年男性HDL<40mg/dL,39%的女性HDL<50mg/dL。还有研究显示在任何水平LDL-C浓度的低HDL-C水平病例中,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都会有所增加,而当降低非HDL-C水平的时候,HDL-C水平的低下所造成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效应则更加显著。因此,人们对于升高HDL-C的治疗措施给予了极高的期望。有很多研究表示升高HDL-C会带来益处,HHS、军人管理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干预研究(VA-HIT)研究证实,用苯扎贝特干预使HDL-C增加0.13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发生率下降34%,心源性死亡危险即减少27%。

  4.2 升高HDL-C不会带来益处

  因为HDL代谢过程非常复杂,而HDL-C仅仅是HDL球状结构的一个组份,HDL-C的量的多少不能说明HDL的功能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研究使HDL-C升高的研究多没能产生预期的临床疗效。苯扎贝特心肌梗死预防研究(BIP)结果显示,苯扎贝特治疗后,TG降低21%,TC降低4%,LDL-C降低6%,HDL-C升高18%;平均随访6.2年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相对危险性、非心源性死亡率、脑卒中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

  因此尽管大量证据表明HDL-C具有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但正如高LDL-C并不一定导致所有人发生冠心病一样,HDL-C升高并不能保护所有个体不发生冠心病。提示了显著升高血浆HDL-C水平可能并无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HDL的功能而非HDL-C,torcetrapib的研究者DanielRader撰文指出:发展以HDL为目标的治疗方法时,应更多关注HDL的功能,而不是单纯的HDL-C水平。

  5 结论

  正常及疾病状态下HDL的组成成分不同、颗粒大小不同,其抗AS及CAD的作用也明显不同,HDL-C可能只代表HDL的部分功能,因此是HDL具有抗AS及CAD的作用,而非HDL-C。由以上所描述,研究应该了解HDL与HDL-C的区别,单纯的提高HDL-C血浆水平可能达不到理想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提高HDL功能可能成为主要治疗措施。今后的HDL治疗评价可能会集中在改善其亚群和功能方面,因此,有关HDL的治疗措施仍将是未来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针对HDL功能及结构异常的治疗有希望成为未来抗AS的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连群,勾蓝图,傅明德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关系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75-79.

  [2]李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93-4594.

  [3]姚武位,陈庆伟,柯大智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1):1510-1513.

  [4]孙屏,范乐明.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6):543-546.

  王莉莉 谭爱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