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

  【摘要】ICU患者在应激情况下伴有的高血糖,将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应正确掌握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才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才能够正确执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改善机体的能量代谢,进而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将大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糖监测;准确性;影响因素

  重症患者在遭受感染、创伤或存在严重的呼吸、心、肾功能不全时会出现糖代谢改变,严格血糖监测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方案的严格执行。在护理实践中熟悉其影响测定准确性的许多因素将大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1 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如T淋巴细胞水平改变,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下降,另外,微生物在高糖环境下生长繁殖迅速,高血糖患者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有报道表明,在SARS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作为加重免疫功能障碍的因素存在。高血糖也可降低补体的活性,糖通过补体进行糖化作用,和微生物竞争与补体的结合,抑制调理作用。研究发现,血糖水平超过6.0~8.0mmol/L的非糖尿病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增加3倍,提示高血糖可能对缺血性脑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高血糖是加重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全身性感染及烧伤患者中,糖氧化的速率显著增加,糖的异生、摄取和利用也增加,显示出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对能量负荷的需求是增加的。

  2 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

  2.1 病人病情影响

  (1)血细胞比容(HCT):一般认为当HCT处于35%~55%时,血糖监测值是可靠的,HCT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血糖监测值偏差。HCT降低致血糖监测值偏高。贫血病人血细胞比例减少,血浆比例增加,这可能是贫血病人全血血糖(血浆糖与血细胞内糖的混合),使监测值偏高。因此,当HCT超出35%~55%范围时应采静脉血浆测定血糖值。

  (2)胆红素:病人胆红素值高于171μmol/L、病人正在做透析治疗及显著高脂血症时都会影响毛细血管血糖值。如病人伴有低血压、休克和外周血管疾病时,由高血糖引起高渗状态所致的严重脱水会导致毛细血管血糖测定值明显低于静脉血糖测定值。当病人吸氧治疗时也会使结果偏低。因此当病人有上述情况时应观察静脉血糖,以免导致治疗上的失误。

  2.2 消毒液的影响

  指端皮肤消毒方法对测定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周雷等分别以75%酒精与0.1%洗必泰对手指消毒,发现两者皮肤消毒效果相当,而洗必泰对皮肤刺激小,对结果影响较小,作为皮肤消毒剂更安全可靠;而酒精能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流加速,从而使局部血糖降低。使用75%酒精消毒皮肤时需待手指末端皮肤干燥后再采血,否则水分稀释血液,而且酒精也会对试纸上的氧化酶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测量值不准确。

  2.3 采血部位的影响

  研究显示,不同手指指端血糖值存在差异。近69%的被测试者无名指血糖值高于食指血糖值,近25%的被测试者食指血糖值超过无名指,因此需监测血糖值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应相对固定在同一手指指端采血。采血一般选择左手无名指尖两侧指甲角皮肤薄处为佳。采血时进针深度以针尖刺到皮肤乳头层毛细血管为宜,一般进针深2~3mm,自然流出血液使血珠呈豆粒大小即可,采血不足可导致血糖值偏低,采血过多也会造成血糖值有偏差。

  2.4 操作程序的影响

  操作错误会使检测失败或者测出虚假的测定值。各种血糖仪的操作程序虽大同小异,检测时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熟练掌握血糖仪的操作。例如,有些血糖仪是滴血后再插进血糖仪测定的,如果滴血后等待时间过长才放进血糖仪,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另外,消毒后残留的酒精、检测时挪动试纸条、在检测时移动血糖仪或倾斜等等,会影响检测结果。

  2.5 采血不当的影响

  若测试时采血量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经常难以从手指上取到足够的血滴,会出现检测失败或测得偏低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更换试纸条重新测定,建议此人群选购需血量较少的机型。血量多一些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溢出测定区,有时也会导致失败结果。另外,采血时因血流不畅而过度挤压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会使检测受到影响。

  2.6 不洁的血糖仪

  患者测试血糖时,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的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涂抹在机上的血液,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保养。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注意,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以免损伤其光学部分。

  2.7 试纸条的影响

  血糖仪显示的密码与试纸包装上所印的密码应相符,两种相符方可测试。忘记或错误调整密码会导致测试错误。绝大部分的检测误差都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变性所引起。试纸条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试纸条不要存放在2℃以下或30℃以上的环境中,要在盒内保存,取后要及时盖好,防止灰尘吸附或潮湿。应保持试纸清洁,防止血液粘着,不要用手指触摸,以免使反应膜反应区受损。最好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条,购买试纸条时有效期一定要长,应注意试纸有效期,不能使用过期试纸。

  2.8 其他

  如血液比积偏差、血液中的其他糖类及内源性物质、药物等因素也会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尤其肠内、肠外营养以及CRRT治疗期间。

  参考文献

  [1]肖贞,刘东成,曾香云.危重儿的血糖监测及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19-1921.

  陆永珍 岳彩霞 陈兴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