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漫谈

  【摘要】通过分析日常起床音乐的不同,指出养生要尊重机体状态改变的时间要求以及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和谐性。在这一养生原则下,起床音乐应该在个人喜欢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对和缓、悠扬的乐曲;读书方法“沉潜刚克,高明柔克”,要因人而异的;机体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侧重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绪特征和大脑思维状态来进行平衡性的调节。

  【关键词】乐曲 养生 混沌 情绪 思维

  古往今来,论养生的林林总总,有论养生原则、有论养生方法、有论养生实践经验。作为漫谈,一般多是亲身体验的心得经验[1]。

  1 起床音乐

  最近工作相对轻松,睡眠质量较高。清晨起来,突然觉得起床音乐有些急促,使心绪不宁。让人不禁回想起初次听到的那别有韵味的打板声。有幸作为生活禅夏令营的一员,亲身参与体验中国禅院僧众的日常生活。现在仍然清晰的记得,每日凌晨清脆整肃的打板声,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是长方形木版有节奏地撞击地面而发出的声音,随着法师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这打板声就有了一种悠远和缓的意味,让我们平稳的由睡梦中醒来,使人心绪平和。

  2 养生原则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床铃声多种多样。大家一般依据个人喜好来设定起床铃声,这无可非议。但认为人在清醒状态下喜欢的音乐就适合作为起床铃声,将人由睡梦状态唤醒,这恐怕还值得商榷。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起床音乐合适与否在于人们醒来后心绪是否平稳,这是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检验标准。目前,从系统动态性能为根据对知觉进行解释的研究对养生很有启发意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Freeman通过脑电图(EEG)对嗅觉进行研究是发现,当没有闻到气味的时候,大脑活动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当与嗅觉有关的皮层和其它组织发生的相应互相协调配合,从而在脑电图上形成比较规则的图案时,才能闻到气味。这种从混沌到出现规则的模式是一种系统的特性。但是嗅觉行为归结后,脑电图上出现的又是混沌状态。他和同时在视觉中也发现了混沌的存在所以,Freeman做了这样的解释:知觉是不断发展的,它们不断对自己重新的组织并且能够根据外部情况而改变[2]。这说明知觉是随主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调整作为一个运作过程,是以时间周期和内外环境协调为前提的。

  3 问题探讨

  养生,就要尊重机体状态改变的时间要求以及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和谐性。这一原则在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和养生方法的实施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从起床铃声、读书方法、人脑思维三个方面举例来说明。

  就以起床铃声而论,在个人喜欢的基础上,应当选择一些相对和缓、悠扬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可以促进身心协调,让大家起床后有一个相对平稳的情绪。这一方法和中医上说的,睡觉先睡心,起床先明心是一个道理,就是让主体情绪波动不要太大,进而有一个很稳定的情绪,然后过的自由自在,不管赚不赚钱,都很有尊严;不管有没有成功,都很有价值[3]。

  读书方法也是要因人而异的。“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是被向来讲身心修养的,看作天性不同的两种人所走的两条途径。前一种是深入乎一事中,范围较窄,而用力较深的。后一种则范围较广,而用功较浅[4]。这是针对两种不同的人来侧重说治学应该偏重哪一方面。而“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一句,更加灵活的点出主体心绪处于不同的状态是应当选择的学习方式。

  人体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和一致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脑思维的特点:次序的、字面的、功能的、文本的、分析的,这中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很流行。右脑思维的特征是:同时的、比喻的、美学的、语境的、合成的[5]。左半球知道咋样处理逻辑,右半球知道了解世界。两者结合在一起,人类就有了强有力的思考能力。主体的情绪对人的思考能力有很大影响,而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侧重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绪特征和大脑思维状态来选择相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6.

  [2]戴汝为,李耀东,李秋丹.社会智能与综合集成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4.

  [3]曾仕强.情绪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2011:56.

  [4]吕思勉.为学十六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03).

  [5]戴汝为.系统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

  李浩 冯涛 马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