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儿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发展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消化系统,小儿腹泻,胃肠病
  • 发布时间:2015-02-03 15:44

  【摘要】自2011年开始我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在病毒性腹泻病原学、食物过敏的诊治、遗传代谢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微生态制剂的规范应用等方面有了进展。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做一简述。

  【关键词】儿童;消化系统;临床研究

  1 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因腹泻死亡的人数有所下降。1996—2006年一项对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情况的调查显示,10年间全国腹泻病死率下降69.7%,但各类地区间的差距在加大,提示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腹泻病的及时规范诊治仍需加强。近年对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的研究较多。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检测人艾可病毒(HPeVs)与急性胃肠炎的关系发现,中国HPeVs表现为多基因型,以HPeV1和HPeV3最为多见,有潜在的新基因型等待被发现,但研究未能证实HPeV1和HPeV3与急性胃肠炎的关系。刘志华等.对腹泻患者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是28.0%、13.7%、8.8%、4.9%和1.0%。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腹泻为我国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病原,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0.7%和29.7%,全国轮状病毒高峰季节基本一致,但诺如病毒流行季节因地区而异。天津儿童医院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7.53%,其中90.86%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分析了NSP4基因型与其血清抗体的关系,发现血清抗体的高峰为12~23个月,后下降接近于5月龄儿,该研究提示,仅针对NSP4蛋白制作的疫苗作用时间有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越来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有文献所报道了1例AAD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并指出严格掌握抗生素指征,严防乱用、滥用抗生素,对预防AAD有重要价值。益生菌制剂对AAD有很好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Meta分析显示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2 功能性胃肠病

  罗马Ⅲ标准根据年龄的不同将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分为了婴幼儿及青少年两大类,从而更能体现出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儿童临床情况的差异。吞气症为青少年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且晨起较轻,随进食而加重,与心理压力有关,临床上较易误诊或漏诊。功能性便秘也被认为与心理因素有关,有关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性情绪倾向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对于婴儿期的功能性便秘有一定疗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通过胃电图可以发现其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和餐后主功率不增加,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慢波耦联率降低;胃排空延迟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还有研究显示,根除Hp可长期缓解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3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性疾病多见于小年龄儿童,至今发生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婴儿口服耐受形成延迟或破坏有关,主要累及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40%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由于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且为非IgE介导为主,极易误诊。奶、蛋、花生、坚果、鱼、贝类、大豆和小麦是主要的致敏食物。其中1例嗜酸性胃肠病亦为牛奶蛋白过敏所致,由于其过敏为非IgE介导,牛奶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均未能帮助诊断,通过消化道内镜黏膜活检发现大量嗜酸细胞浸润,回避普通配方奶后症状缓解才得以诊断。

  4 消化内镜及相关疾病

  消化内镜在儿童消化疾病的诊治开展多年,已成为儿科临床较为普遍的诊疗手段,其在婴幼儿消化道疾病中也得以应用。肖童等报道了其院对1岁以下儿童进行的电子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达95.24%。内镜下治疗也逐步在儿科中开展,消化道止血、异物取出、结肠息肉摘除、内镜下气囊扩张等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已有学者报道并分享了其在儿童结肠息肉诊治方面的经验。陈昌斌等回顾分析了36例幽门管溃疡患儿的临床及内镜下特征,发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大部分通过抑酸治疗可缓解,对少数内科治疗无效者及易复发的多发性幽门管溃疡者宜手术治疗。尚有文献报道,胃镜检查还可帮助早期诊断合并消化道出血或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不典型过敏性紫癜,使其得到正确治疗。

  5 临床营养

  消化疾病患儿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制定了《中国儿科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为我国儿科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指导性意见。指南强调了儿科患者营养评估的重要性,分别介绍了肠内外营养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给药途径和具体方法,并对相关制剂的制备及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给出了推荐意见。

  参考文献

  [1]何春花,朱军,梁娟等.中国1996-2006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及诊治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022-1025.

  [2]曾玫,陈洁,龚四堂等.我国五所城市儿童医院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564-570.

  [3]林莉,晏晓敏,黄志华.婴儿肝炎综合征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后肠道菌群及胆汁成分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20-523.

  严号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