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预防接种在疾病的控制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是目前免疫预防接种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为了有效管理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包括预防接种宣传不够深入及全面等,并同时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强化宣传管理,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及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动儿童;管理

  流动儿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多居无定所,这对预防接种的连续性与计划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预防接种计划不能持续进行时,将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儿童传染性疾病,如麻疹及流脑等的传播,进而对流入地儿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1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不足之处。(1)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难以明确流动儿童基本状况,卫生部门、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及公安部门等所掌握的资料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容易给接种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2)预防接种宣传不够深入及全面。目前预防接种宣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作用,但依然存在宣传深度与广度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流动儿童的家长从事职业繁杂、居住条件相对较差或居无定所,仅采用常规宣传手段难以让家长深入了解与接触免疫预防接种,这也会对预防接种的持续开展造成不良影响[2]。(3)流动儿童的家长无法有效配合预防接种,如家长不了解接种证的办理程序或办理地点,对于预防接种免疫政策也不清楚或不了解预防接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等。由于家长无法配合接种工作,目前流动儿童漏接种及漏建卡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对策分析

  2.1 完善流动儿童管理

  首先,预防接种部门应安排或组织人员采用多种途径主动搜索辖区范围内的流动儿童,及时掌握流动儿童迁出或迁入情况,并督促家长按照规定带孩子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预防接种。如流动儿童已经在当地建册,则可以通过发短信或打电话等方式了解预防接种情况,并提醒按时接种,以便能够使接种率得以提高。其次,可将入托入学与接种证明查验工作结合在一起,以便可以及时发现流动儿童漏接种的问题,方便于补种。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或入托时对其接种证明进行查验,不但可以有效管理流动儿童,同时还能够让中小学、幼儿园等相关单位共同配合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有利于构建相对良好的预防接种环境。

  2.2 强化宣传管理

  为了让流动儿童的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作用,并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则强化宣传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应根据本地流动人口日常活动的特点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手段,并适当增加预防接种的宣传频次,从而有效预防发生流动儿童免疫空白、漏种及漏卡等不良现象。例如,可以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布置宣传专栏,并在公告专栏中张贴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门诊地点、门诊联系方式及工作时间等[3]。同时也可以将印有免疫接种基本知识及接种方法的宣传单分发给流动人口,以方便于流动人口寻找接种地点。此外,也可以通过利用流动人口的同乡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作用,以便有效扩大宣传面;在流动儿童首次接受预防接种时,应注意向家长强调按时接种对于预防儿童性疾病的重要作用。

  2.3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为了能够给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接种服务,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注意将临时预防接种网点与门诊接种网点结合在一起,确保门诊预防接种次数在每周4次以上,同时在流动人口经常活动的区域,如集贸市场、商店等增设预防接种点,以便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接种机会,并同时方便预防接种。其次,应建立起接种卡或接种证管理制度,并实施转证或转卡制度[4]。为流动儿童建立免疫接种卡或接种证有利于查漏补种,且能够为预防接种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在建立接种卡或接种证的基础上,可实施转证、转卡制度,确保流动儿童可以凭原居住地的接种卡在现居地办理登记建卡,同时现居地在办理新的接种卡之后可以对原接种卡中的信息、记录进行转移,从而有效保证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持续性与计划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关系到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保证预防接种的有效性。由于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需要完善的地方也较多,所以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相对应的措施改善预防接种管理工作,从而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昱,陈恩富,戚小华,李倩,陈雅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2(3):282-285.

  [2]鲍建敏,任建华,胡红艳.广州市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第2类疫苗的认知程度、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3,29(2):223-225.

  [3]徐毅,杨云亮.同伴教育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在儿童预防接种方面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C):127-128.

  [4]李海红,钱丹.流动儿童监护人乙肝相关知信行状况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93-94.

  张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