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

  【摘要】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术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前臂桡侧切口动静脉内瘘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烟壶切口动静脉内瘘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烟壶切口动静脉内瘘术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鼻烟壶切口;前臂桡侧切口;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

  建立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计划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首要条件,内瘘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使目前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3.6±1.8)岁;患病至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4.1±0.5)年;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1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4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3.8±1.7)岁;患病至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12年,平均患病时间(4.3±0.6)年;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0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治疗组:常规麻醉、消毒、铺巾操作后,于患者的鼻咽壶区作切口,长度在1cm左右,取头静脉游离处理1cm左右之后,于静脉的远端位置对头静脉进行离断处理,近端置血管夹以便备用;头静脉下方对桡动脉进行游离处理1cm左右,同法将动静脉远端离断,于位于两侧动静脉对应为时实施纵行剖开,长度在1cm左右,分别将其剪成斜面,实施端-端吻合处理,进行两定点式连续缝合断端,吻合之后首先进行开放静脉端操作,然后实施开放动脉端操作,操作过程中均见血流通畅,静脉充盈程度良好,实施确切止血,皮肤缝合处理[1]。对照组:术前的准备工作同治疗组,于前臂桡侧作纵切口,长度在2-3cm之间,首先对头静脉2cm实施离断处理,于静脉的远端对头静脉进行离断,近端置血管夹以便备用;再对桡动脉进行游离处理2cm左右,根据血管的实际情况实施端-端或端-侧吻合处理。于两血管对应位置实施纵行剖开,长度在1cm左右,将静脉修成斜面,实施两定点式对动静脉实施连续缝合,吻合之后首先将静脉端开放,然后在将动脉端开放,操作过程中见血流通畅,静脉充盈程度良好,实施确切止血,皮肤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1.4.1 显效

  疾病症状彻底消失,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有显著改善。

  1.4.2 有效

  疾病症状明显减轻,肾功能有所改善。

  1.4.3 无效

  疾病症状没有减轻,肾功能没有改善,

  或病情加重。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6.79±3.41)d,治疗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1.08±3.44)d,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透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36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应用前臂桡侧切口动静脉内瘘术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13例病情控制达到显效标准,16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7.4%;治疗组患者应用鼻烟壶切口动静脉内瘘术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17例病情控制达到显效标准,21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4%。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内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①血管大斜面吻合技术,是整个操作的关键,使吻合口形成较为宽敞的血管吻合窦,可以充分血运条件更加理想,使其在短时间内扩张,达到满意的血液透析治疗要求;②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尽量选用鼻咽壶部做为术区;③对内瘘的使用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把握,2周后使用为佳;③注意对内瘘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意识的提高血管穿刺的操作技术;⑤时刻防止低血压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于立新,韩献萍,杨铁城,等.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18(17):433-434.

  袁园 王晶 王晓雪 徐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