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极富实践性、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来落实这一课题,教学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仅就经过几年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联系和作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创新 计算机教学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质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前提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特定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任务中的难点和要害,并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突破,从而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操作练习中认识软件(或软件的一部分) 的功能或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以此带动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也不光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怎样充分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授之以渔,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新型的教师教育观念势必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师生关系在创新教育的体系中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怎样来营造好环境,因地制宜地拿捏好布置的“任务”,却关系到能否让学生投身其中,能否来驱动学生的学。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体现了以下优势: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而自我归结一下却发现都不谋而合地使用了任务驱动式这一教学模式。

  1.1 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任务驱动亦即蕴涵一个任务,一个目标,针对此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1.2 竞赛激学:我们鼓励学生竟争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进取心,能力,特长为出发点,而争强好胜,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根据这几点,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目标的已定性,又针对学生学习键盘操作、输入这一节比较枯燥这一现象,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 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任务) 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2.结合教材、运用教法,灵活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中专计算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增加学习的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理性思维尚比较欠缺的群体对象,更需改善他们上课所需“情节”,亦即在“任务”中增添情趣。进而更好地使之实现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计算机画图教学时,我针对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较高,将古诗配画让学生创作,训练了画图的工具和文字输入,又给他们以排版上的启发和探索。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语文古诗的学习上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创新,训练了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3.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探索要求

  “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探索式学习中,重要的不只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同时,自主学习可以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方法自定步调进行个别化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人为现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诚然,在教学中还需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综合设计制作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将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全面应用到技能教学,相信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它将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文/金婷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