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背景下初中阶段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思考

  摘要:面对初中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提出了教育集团化发展思路,分析了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背景,提出了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思路,列举了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举措。以此为当下的初中阶段教育集团化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区域背景 初中教育 教育集团化发展

  特级教师刘永和曾指出:教育集团化是以名校为核心、集合多所学校联合办学的一种形式,因而,集合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最为根本的应该是名校加薄弱学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才能达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

  一、区域背景下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缘由

  1.政策背景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明确表述:“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文件也有明确意见。

  2.区域背景

  目前,我区已在小学阶段成立了三大教育集团:由东山小学牵头成立了“东小教育集团”;由实验小学牵头成立了“实小教育集团”;由百家湖小学牵头成立了“百小教育集团”。在初中阶段,正在筹备成立由竹山中学牵头的“竹中教育集团”。虽然已运行的三大教育集团取得了一定成绩,缓解了供需矛盾,但覆盖面只局限于城区学校,未能辐射到广大农村学校。另外我区的几所优质民办学校未能参与其中,它们的资源优势、课程优势、管理优势没有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3.百姓需求

  近些年来,“择校热”持续升温,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广大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无耐,要知道,择校对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那是一种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十分强烈,如何化解这一矛盾,集团化发展无疑是一个可靠的选项。

  二、区域背景下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思路

  1.确立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优质、共享、均衡、共进”为主题,以组建教育集团或教育联盟为主要举措,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享,全面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科学、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2.制定总体目标

  把教育集团或教育发展联盟作为以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目的的校际合作组织,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协调,将若干个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学校或处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为“教育集团”或“教育发展联盟”,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基本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尽量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使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组建办学模式

  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校”、“ 名校+农校”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注重优质学校文化在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教育集团的文化品牌,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方面形成集团特色,同时尊重成员学校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一校一品”。

  此外,可组建“一体式”教育集团办学模式,采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作方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管理模式。

  三、区域背景下初中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举措

  1.打造名师工程,构建人才高地

  打造名师、名校长工程,优化师资队伍,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在师资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培养、使用、提高三个环节,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催生成果。发挥名师资源的辐射效应,培养一批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骨干教师,构建起区域教育的人才高地。

  2.推动有序流动,均衡人力资源

  教育集团化发展,要为教师城乡之间流动、优质师资共享打开绿色通道。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因素诸多,有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新老比例,骨干与普通的比例等等,只有将诸多的因素与实际的资源力量和城乡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城乡之间教师队伍均衡配备。一是建立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实现农村、城区学校教师双向流动。二是建立教师刚性流动机制,实现不同层次教师的流动。通过合理有效的农村教师输入机制,优化农村教师结构。通过建立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引导并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流动,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有效性,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用的用人环境。

  3.谋求特色发展,形成“群雄并起”

  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目的不是“千校一面”,而是“优质”的多样化,是“各种类型、各种特色、各种层次”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一是城乡中小学要形成一校一品。实施高效、务实的校本研修,找到学校独特的文化生长点,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让千岩竞秀的学校特色成为区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实现弱弱携手、强弱牵手、强强联手,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4.扩大项目输出,力促“裂变效应”

  针对一些名牌学校拥有自己的优秀项目,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帮助它们挖掘其潜质以进一步提升品质,如我区一些学校的“本真教育”、“自主教育”、“友善教育”已成为品牌项目,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尤其是在教育集团内部能够成功复制,这样就会产生“裂变效应”。

  5.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交流、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共同享用。一是优质教育信息网建设。依托现在的教育城域网,以多种模式实现各学校教育网的接入,覆盖全部中小学,使我区优质教育信息网运行管理率先达到全市领先水平。二是教育资源中心及信息交换、教研平台建设。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建设庞大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库,整合资源、互惠互助、共谋发展。

  汪秀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