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造和再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整合

  在我国教育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听视结合、声像一体、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来为教学服务。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音乐工作者以后在教学中探索的重中之重。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传统课堂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挂图、录音机等多种设备,教师讲,学生听,繁琐而又耗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来,我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平台,设计、编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生动新颖的音乐教学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挂图。

  例如:可以用二胡独奏《赛马》的乐曲,剪辑网上跑马一个场景,给学生展现群马飞奔、你追我赶、人声鼎沸的欢腾情景,把他们带入紧张、热烈、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感受速度的快、短、急。还可以剪辑另一个场景:金色的太阳使翠绿的草地沐浴着灿烂霞光,雪白的羊群象珍珠一样撒在大草原上在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牧歌》的衬托下,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朗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感受乐曲的轻柔、缓慢,感受歌、画、情在这里完美的融合一体。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图画背景和文字介绍,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在各种歌曲或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内容中,作品的创作、流传过程,作者的生平经历,都有许多翔实的资料和传说故事。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比较单调枯燥,如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大受学生欢迎。

  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中,在欣赏第一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聆听的是紧密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学生在欣赏第二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画面,生动画面,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独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同时,在音乐中出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时,我用动画的形式,让所演奏的乐器或演奏实况出现在大屏幕上,也将有些创作背景文字或意境说明插入到视频的下边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形象美。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如在介绍作品《伏尔加船夫曲》的背景时,播放一些纤夫们拉纤的视频片段,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赏听时,学生便会随着“拉纤”的动作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介绍欣赏《十面埋伏》时,播放一些有关楚汉战争或内容接近的战争视频片段或图片,再配合文字介绍,整个战争从开始到结束、以及中间的转换变化便一目了然地出现在学生的意海之中,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和作者“相同”的心境,既达到了课堂音乐欣赏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这种音画一体,尽管在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针对全体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客观存在,为了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这种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演绎、创造情景,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达到艺术的升华。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引领了课堂教学一场深刻的革命。

  参考文献

  普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1、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中国远程教育。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中国电化教育》,2001.2。

  邵辉 刘彦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