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育精品课程之感受

  摘要: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师如何将一门工科的专业基础课《传热学》从晦涩难懂、缺乏想象力空间、大量计算的课程,如何培育为学生喜欢的、简单实用的、赋予创造力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培育精品课程 教师队伍 课堂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验并重

  精品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精品课程意味着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大的变革。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淀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影响并激励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科学精神的改变。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师如何将一门工科的专业基础课《传热学》从晦涩难懂、缺乏想象力空间、大量计算的课程,如何培育为学生喜欢的、简单实用的、赋予创造力的精品课程。成为课程主持人的难题:

  一、培育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的培育是以优秀的教师团队伍为前提的,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向学生展示一门优秀的课程。但是目前却成了课程主持人一个人的事情,因为课程的主要成员不仅仅是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也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其他社会工作,加上理论课时减少、缺乏激励制度、学生的惰性学习等,使得课程主讲教师疲于应对;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学生都讲求“实效”的学习,就是学这门课程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什么作用,看着繁琐复杂的计算公式,学生从本能上就拒绝,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学来干什么,现有的厂矿企业设备是现成安装好的,不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计算,课堂上学生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社会上的各类诱惑太多,更使得学生兴趣转移。

  二、培育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是要在课堂上,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三者关系融合在一起,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寻找答案;在课堂上将优秀教材的内容结合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思路展示给学生。例如,在讲授传热过程中,将光伏发电的原理、光伏发电的前景和目前最新的发电技术与传热联系在一起,变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汲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增加动手意识,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挑战杯、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汽车大赛等一系列增强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培育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验并重

  要坚持理论与实验并重,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的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父母所替代了,独立思考、抗压能力及动手能力差;实验教学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活动,在实验活动中汲取学习的快乐。但目前是做实验的时候大都是实验教师做,学生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积极参与,大多学生等着抄实验数据。实验报告就成了鸡肋,留存没有意义,因为实验数据大都是相互抄来的。鲜有学生真正的数据。因此,任课教师要和实验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多做一些小型的实验,特别是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身的,引起学生参与兴趣的,使得学生有成就感的实验。例如做板式换热实验时,为了看清楚冷热的交替,可以将实验用的水换成有颜色的水。大力宣传和激励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通过一些好的奖励措施使得学生的兴趣从虚拟的电游世界回归课堂、实验室。

  四、培育精品课程的课件,多媒体化应与传统教学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是以信息量大、演示的内容多、不用一身粉笔灰而深受教师们普遍喜爱的。培育课程的课件多媒体化是日益趋涨的态势,但精品课程申报时要求多为专业基础课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有大量的计算公式、公式推导,这些纯计算是不适合在多媒体上演绎的,必须由主讲教师一步一步地推导公式,不能直接得出结果,否则,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主讲教师制作课件时不应一味地追求课件外观的声、光、电、动画的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因此,任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将编著者的教学心思吃透,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五、培育精品课程应体现地域特色

  《传热学》作为新疆大学的精品课程,应体现新疆的地域特色,新疆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以石油、天然气、番茄、棉花为主要产出地,新疆的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较大,是非常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新疆唯一的能源类本科专业,培育精品课程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将其结合,既可以扩大教学视角,更能发挥其教育人的作用。组织学生到红雁池电厂、风电厂、玛纳斯热电厂、八一钢铁公司、光伏发电企业等基地参观学习。新疆大学作为有着90年历史的高等学府,其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结使得各族师生相互融洽、相互协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要立足于这一优势,依托新疆能源,积极地探索精品课程的地域特色,逐步成为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六、培育精品课程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的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它可以随着教学对象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既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也可以因教学内容而异,呈现的特征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师既是上课“导演”,又是课堂中的“演员”,一门课程讲没讲好,和“导演”在开课前所下的功夫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备课不是单纯的拿上课件、授课教案、教材,上课前看看课件就算是完成了备课任务;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为“启发式”,将“填鸭式”改为“参与式”;师生的双边交流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体现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顾玉林.高校精品课程的创建及其理论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7

  [2]侯冶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4]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55

  黄龙 王海云 张革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