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思想与孔子的主体意识分析

  摘要:在过去所有的书籍中仁爱的基本意义就“爱人思想”,很少出现关于仁爱思想的涵意,就孔子在那时把“仁”这个字的意义:“爱人思想”加以升华、清晰和充实。本文主要针对仁爱思想与孔子的主体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仁爱思想;孔子;主体意识

  一、孔子的思想哲学中的核心

  孔子的思想哲学中的核心是“仁”。孔子的本质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仁”的才能称其为人,做人的本质是“仁”,恰恰“仁”泛指“爱人”、“爱众”,它反映了春秋时期个人意识的醒悟,这也是孔子第一次规定“仁”为人的本质。最为主要的是在行“仁”的时候,要以自己为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形成的,就能够“求仁”得“仁”了,孔子自身特别在以个人为主体上的作用,只有做到了自我修养,来推动主观意识,就达到了自我想达到的目的。所以,孔子更以自律的修养论为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方法”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更在意人内心的体检。就是说,孔子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指出一条光明之道――只要心存“仁”之心,从我做起,应该说,这是一条既轻松又现实,没有一点狭义之路,而且一定会使人们很快的接受并愿意这么做。这也正是人们所向往的,就像李泽厚所言:“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

  二、孔子的主体意识

  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强大外在实践性。孔子把自己认可的意识,在社会上去实践,认真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何实现。所以孔子也认为,在“行仁”的道德修养上,不但要以主体自身努力,还要受“外在”礼数的有效性制约,只有这样,也能做到人“仁”。情感是人不可缺失的,而“仁”就是在讲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情感。在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也强调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谁都会爱的,对于自己的儿女也谁都会爱的。这样也不能说是仁,还要加大推广到周边的人,对陌生的人也应该有爱,那就是“仁”最顶级的升华了。

  冯友兰亦说:仁的基础“人必须真性情,有真情实感。一个人的行为是人的外在表现,也是包含了人的感情。也就是说孔子极大的转变了传统观念对人的看法。以血亲关系的亲子之爱发展到人与人之间交际的相互帮助,相互爱的关系,普遍的突出社会性的相互依存人际关系。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概括为其实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告诉我们,只有社会性的人才时真正的人,只有把个体的人放在群体之中去研究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相处,如何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才有真正的实践意义。这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对于人在观念上有巨大的转变。这和孔子作用是分不开的。

  为了在个人的人格品质中有”仁“孔子又把礼归为仁。在古代中孔子是第一个把个人的主体意识高度突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高度重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独立性。这充分体现在孔子教书育徒的实践过程中。

  三、对仁爱之”道“的执著信念

  孔子是一个主张追求人生的现实价值,注重唯人论,轻鬼神论。在他看来,与遥不可及、不可存在的鬼神论相比,实际存在的生活更为重要,人是一切活动和交际的主体,在民本思想勃兴的春秋后期,因此,不能做到仁爱之”道“时,何谈鬼神之说。人不可能离开生活、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道之说。所以孔子是从认识主体:以”人“出来认识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再者是有认识成为”道“。就是说,孔子很重视人的存在的意义,认为人是天地最为”贵“,”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论语·乡党》载:孔子家的马棚失了火,孔子退朝回来,第一句话问的是:“伤到人了吗?”根本就没问损失马匹的情况。对于历史上曾存在的以人殉葬、以人祭天现象,孔子更是言辞激烈地给予批评,可见“人”的地位在孔子心目中是那么尊贵。孔子在追求这种以人为“贵”的理想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执著精神,克服了种种阻碍,以人的主体意识为已任,充分发挥了主体意识的可行性,个体存在价值的自信来源于对个体人格的尊重。

  在君臣方面孔子极力倡导和谐君臣关系下的人格尊严。他认为君臣虽有政治地位之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独立的主体。他主张君臣关系是可以改变的,通过自己的意愿谁都可以选择谁。正是这时,鲁定公沉迷于美色,不管政事,他选择了离开,辞去官职。

  四、结束语

  这就是孔子,一个以人的主体意识为出发后,发展到“道”上极为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他虽然处处以天下“人”为自己的责任,主张“礼制文明”。在“行仁”中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仁爱”的道德品质为后人所学,所用,成为儒家人学思想的学习的哲学大师,写下了我国古代时候精神启蒙的“仁爱”经典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明.和谐视域下孔孟仁爱思想与当代人精神家园的找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周治金,顾嘉佳,张文雅.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3)

  [3]吴小华.论《论语》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5)

  何广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