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当代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而感恩意识却很淡薄。总是不断索取,不懂得回报,总是愿意接受,不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感恩教育缺失,出现这片德育阵地的真空地带,那将是道德教育的缺憾。为此,搭建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好感恩教育课,落实好教育活动,做好教育评价,注重教育的实效性,才能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生;感恩教育;实效性

  我国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的、封闭的、一元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开放的、多元的、现代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地冲击,社会整体的道德素质有所下滑,表现比较明显的是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古今中外,感恩一直都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古已有之的伦理思想,是存在于任何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不同文化都褒扬的美德。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从根本上讲是要提高他们的内在修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青少年学会感恩,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他们知晓感恩的价值与意义,真正领会感恩的真谛,做到“诚敬谢恩”,由此才能从根本上为道德找到生长的基点。

  一、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的中职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往往作为家庭的中心备受关爱,再加上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阶段,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薄、自私自利的性格,认为父母的关心天经地义,不懂得尊重父母,缺乏感恩心理。同时,中职学生的个性逐渐开始显现,主观意识也愈渐加强,虚荣心、自尊心开始膨胀,并出现了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情况,很多学生的花销已经超出了正常水平,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靠金钱维系,不仅增加了父母的负担,并且严重导致了中职学生感情上的异常冷漠,感恩意识淡薄,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感恩教育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丰富学生情感内涵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成为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生感恩教育面对的困境

  学校方面,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仅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小部分,采取课堂知识讲解的方式,只强调书面知识和考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体会“感恩”情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且,仅参考考试成绩也无法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人格品质,使感恩教育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明显。

  家庭方面,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大部分中职学生从小在家中便备受溺爱,且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生活上的需求一应满足,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受到父母照顾、向父母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逐渐出现了责任意识淡薄与感恩缺失的人格特征。

  社会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社会道德缺失,例如经常出现的学生好心扶老人反倒被讹等现象,使中职学生逐渐对社会产生失望感,自我责任意识降低,甚至一些学生对周围的人都开始不信任,选择对周围事件采取冷漠的态度,对感恩教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三、中职生感恩教育有效对策

  学校方面,中职院校应加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将感恩教育纳入中职生的必修课中,利用学校的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等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在教育中充分运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报纸上和网络上比较热门的感恩事件等,使感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心理共鸣,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利用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节日,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举办相应的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体的班会、联欢会等,为学生创建感恩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写感恩信、办感恩小报等充分体会感恩情感,逐渐接受感恩教育。与时倶进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敢于拋弃一些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作法,去探索和实验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观念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感恩文化。这种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必须将现代社会和谐文化与传统感恩思想对接,取其精华,合理定位,实现人类感恩情怀的道德回归,突出时代性。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加强感恩教育,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性,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时倶进,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家庭方面,家长应加强对感恩教育重要性的重视,在家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形象,例如家长对自己的父母多加关怀、积极帮助周围邻居等,为学生营造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氛围。同时,调整教育重点,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侧重转移到感恩教育方面,要求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其充分了解父母的辛苦,激发感恩意识。

  社会方面,要求社会主动承担对学生感恩教育的责任,加大对中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可能的减少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人情冷漠现象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使其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学会感恩。

  总结:

  英国大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总是把得到的都视为应该如此的,总会忽略别人的善意,而铭记别人的一点点过失和冒犯。这样的人痛苦总多于欢乐,怨恨总多于感激。”目前,感恩教育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知恩善报的人,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光靠学校的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有效的合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胡琴.浅谈中职生感恩教育课的实效性[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2]兰丽慧.浅谈中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2:19.

  [3]陈美玲.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中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34.

  王绍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