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听评课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反思自身的课堂效果,而主要的手段就是进行听课评课。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怎样有效地评价一节课呢?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听课 评课

  通过评课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怎样有效地评价一节课呢?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评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目标上分析——是否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1.学段目标

  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阶段目标,阶段目标可以较为具体的指导老师备好不同年级的语文课。作为评课者首先就要掌握年段目标,看年段目标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偏离本位而越位。拿阅读各年段的目标为例,低年级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年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高年段的要求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难看出,由“了解——理解——推想”这一逐步推进,由“字词——句段——篇章”的训练重点,清楚地体现了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评课。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通过三个事例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推想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初步领悟议论文基本的表达顺序,而关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的内容不做过多讲解,做到了学段目标到位而不越位。

  2.课时目标

  评价一节课,我们除了要看教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了学段目标,更要看教者是否有明确的课时目标。我们说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教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该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例如第一课时,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内容,理清文脉,应是它的分内目标;而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当然这些固有的目标会因年段不同各有侧重。如对低段而言,应以识字学词为重点,慢慢学会理解,适当渗透欣赏;对中年段而言,以理解为主,适当进行品评;对高年段而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向欣赏、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达过渡。因此,不同课时的语文课有不同的课时目标,不应混淆。而有些语文课,让听课者看不出是哪一课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课的伊始,教者让学生齐读课题,并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接下来,让学生打开书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这些无疑都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拿到第二课时来进行,又怎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弄清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不要混淆课时内容,这也是评课者应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是否优化教学内容

  评析一节课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是否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只一个,我们就要看教者是否分清了主次,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优化了教学内容。因为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教者滔滔不绝地讲,没完没了地问,学生无休无止地答,这种“事无巨细,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怎能不使一篇课文支离破碎?又怎能抓住听课者的心?俗语说“少则得,多则惑”,所以,教者对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以少胜多”“以舍取得”。那怎样看教者是否优化了教学内容呢?我们可以从教者的提问入手。课堂上的提问不要碎,要有价值,要找准中心问题,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能绷起学生思维的问题,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能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引发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的问题。某位教师在教学《我是最弱小的吗?》一课,以“文中有几处描写蔷薇花的语句?萨沙一家人在雨中是怎样做的?”这一问题贯穿始终,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从教学实施上分析——是否以读代讲

  课标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有的课堂上学生启而不发,启而难发,正是因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刻、亲密,不够流畅、完整。因此,评价一节课我们还要看课堂教学中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是否始终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走进文本。一节好的语文课,我们应该听到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听到不同层次的美读。

  四、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学生是否有提高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否兴奋、喜欢;思考质量是否高。二是看学生受益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三是看教师是否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谈了怎样听课、评课,那语文教师听课,听什么,记什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总之,评课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韩艳红,王晓芳.公开课中的“灰色语言”[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01期.

  [2]彭亚青,周振军,张君维.中小学评课:问题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张秀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