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说课”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为例

  摘要:说课要说清“教什么”、“ 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中介纽带,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要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

  关键词:说课 品德 理论结合

  品德学科说课的内容和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和你对教材的熟悉度。我们还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从而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建议:教材分析要正确、透彻。一般应理清三个层次:第一,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是属于学校、家庭、社区、家乡、祖国等哪个生活领域,清楚本课教学内容与其他各册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整套教材螺旋上升的特点;第二,说清楚本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与前后课之间的联系;第三,要正确解读教材中呈现的图片、文字意图,梳理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例如:《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教材分析,微观上说清教材课时内容:本课分为三部分:1.寻找家乡的景物与特产:这部分主要展现家乡的特产、景色等照片,,感受家乡的美好与家乡的发展。

  2.喜看家乡新变化: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家乡的新变化,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由衷的热爱之情。

  3.家乡的颂歌:课文以组诗的形式展现了各地儿童歌唱家乡的诗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促成了整个单元内容的整合和提升。

  宏观上说清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的,从属于“我和家乡”这一主题,在前面两课《我们的社区》和《社区的文明》的学习基础上,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家乡,特别是生活的社区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科是本单元的总结。

  二、说学生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例如:《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一课的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在寒暑假里都有参加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美食节也为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学生而言,对“好看的”和“好吃的”这两个感性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把平时感受到的零散的的感知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学习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说课建议:学情分析可以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今后发展三个方面分层次、客观、准确的分析,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三、说目标

  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一要全面、二要具体、三要恰当。所谓全面,即不仅要有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应当有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重点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教学目标:1。学生尝试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等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和风景,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通过朗读儿歌、演唱赞家乡的歌曲和设计邀请卡等形式,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本课的重点是尝试从各种途径搜集家乡的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难点是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说课建议:目标定位都要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特别注意“三维目标”要整合说,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融为一体。一般来说,学生必须掌握并能起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内容是重点,品德与社会教材(浙教版)前的关键词基本提炼出了本课要点;难点则是因校而异、因生而异的,学生素质、城乡差别、学校特色等都是确定难点的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要求说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讲清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依据。一般来说,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四要”: 一要有助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二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要遵循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四要注意适应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不同需要。

  2.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例如:《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教法和学法1、搜集调查法: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课前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多种途径搜寻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家乡,发现家乡变化,并记录下来。2、情境创设法:有效教育必须采用儿童适于和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邀请客人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3、自主体验法: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因此,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一读儿歌、唱一唱咱家乡的歌曲和做一做邀请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体验。

  说课建议:品德课程标准中列举了部分教学活动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多种多样,但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必须把握方法为目标服务的原则。因此,在说课中,教师应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依据和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说出来。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要避免空谈,脱离本课教学实际。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也可以合在一起说明,还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总之,“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平时多关注学生实际,积累相关的教育理论,才能在说课时厚积薄发,得心应手,真正达到“自圆其说”的境界。

  陈淑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