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学习效率 基础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以及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知识点复杂多样,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抓住它们内在的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使化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主观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习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化学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概念和基础实验、运用科学手段近距离了解化学变化的一个开始时期,因此把握好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初中化学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开始产生于对学科的兴趣。化学作为“第二外语”,在开始学习后,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如,难记的二十七种元素符号、难懂的化学方程式等,都使学生对于学习化学产生一种无力感,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化学专业知识编制成简单、易懂、易记的童谣或歌谣形式,简化记忆。将化学理论知识以实践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然后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形成理论体系。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地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初中时期,学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有更多的自我锻炼的平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成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的成长和提高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如,在学习燃点以后,组织学生做“玻璃棒点灯”等小实验,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拉近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用处,使学生乐意去学,在开发学生智力,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创设实验情境,丰富学生感知

  生活中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化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物质特性、化学反应过程要让学生填写,如果没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学生是无法进行学习活动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多开展一些实验探究,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加深他们的学习感知,让他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能够进行实践技能的提升。比如在教学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现之前学习的铁、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体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往往直接反映出了教学质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从旁指导为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所授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和掌握知识点,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关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激发学生的思维,科学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要精讲多练,配合教材内容,抓住教材关键点,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点,同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巩固知识点,学以致用,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如,在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的对比分析上,建立实验小组,让学生在试验中谈论,自主发现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掌握知识。

  四、结束语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中时期新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无论是对学生的现在还是今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强、充满实验性的课堂,学生在刚接触时都会对化学产生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和复杂的化学方程、元素符号等专业的化学术语时,就会感到抽象、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导致原有的学习兴趣消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将学生短暂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稳定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益孙.新课程下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尝试[J].中学教学参考,2012,(05).

  [2]刘颖.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3,(01).

  [3]赵维新.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01).

  [2]周祥双.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理科考试研究,2014,(22).

  [3]翟红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4,(29).

  谢引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