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雾霾天气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从总体上看来是正在以一种粗放的模式发展,以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做为提高经济发展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环境问题日益显著。“雾霾”也成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它所带来的交通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危及到人们的安全,这也是现在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关键词:雾霾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2013年起,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都陷入了重度的空气污染之中。中东部地区天气状况严重恶化,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污染。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雾霾、空气污染事件重复出现,笼罩着整个蓝天,空气污染的治理也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1.1 自然原因

  依国家气候中心对气候评定分析指出,季节性的气象环境会促进雾霾天气的出现,初秋季节冷空气较少,风速也偏小,水汽在地表积累,给雾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同时,青藏高原南边暖湿空气强度较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暖湿气流将丰富的水汽运送到我国中东地区,从而引起了这些地方空气湿度大,促进地层逆温的产生,也给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人为原因

  1.2.1 雾霾天气除了自然因素导致外,汽车尾气增多、化学工厂、农作物燃烧和烧煤等人为行为也会引起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加大,才是导致雾霾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当前,许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已经濒临界点,对自然因素十分敏锐,空气在较好的气象环境下能达到标准,但是只要出现了不利的气象环境,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下降。

  1.2.2 有些城市还存在地理位置处于不力位置,除了自身城市所产生的废气,城市中的高建筑物的不断涌现,使风流在经过市区时被降低了风力,只产生微风或者静风,从而不能促进悬浮颗粒的分解和消失,从而长期积累在城市中或者郊区附近也是形成雾霾的原因。

  2.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危害

  雾霾天气中的PM2.5粒径小,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容易导致各类传染病和疾病的发生。雾霾致使城市中的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毒性,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以下几点使具体危害:

  2.1 形成酸雨。雾霾的本质是颗粒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由硫酸、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形成的酸雨较多。

  2.2 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生活在雾霾天气容易出现咳嗽、头晕、乏力等现状,同时吸入人体内的颗粒可以直接导致人体呼吸道和肺部诱发的各种病症。雾霾天气使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导致空气中细菌增强,最终导致传染病增多。同时,PM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和苯系物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也增大了患癌症的风险。

  2.3 对农业的影响。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污染严重的时候,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线,导致农作物减产。

  2.4 造成交通事故多发。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堵塞,进而发生交通事故。

  3.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

  雾霾发生意味着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为避免或减轻雾霾对人群产生的污染影响,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预防雾霾发生作为首要任务,而把个人防护作为应急补救措施。

  3.1 控制措施

  3.1.1 对雾霾成因进行分析可知,雾霾是不利气象因素与大量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对气象条件进行有效干预,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只能依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行为,不断减少各种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包括对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

  3.1.2 加强雾霾天气预测预报,如开展雾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和业务平台的建设,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为政府实行动态调控环保措施决策服务。

  3.1.3 根据气象条件动态调控,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

  3.2 治理措施

  3.2.1 政府完善法律。在国外有些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立法先行,现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增加区域联防联治内容,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3.2.2 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应该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3.2.3 规划道路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防治和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工具污染物排放量。

  3.2.4 企业节能减排。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靠科技的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3.2.5 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减排意识。需要全面实施绿色转型,包括发展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就每个公民而言,环境的清新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从自己开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雾霾的出现固然有它出现的因素,雾霾天气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雾霾污染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阻止雾霾天气的继续蔓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套有效地法律法规和预警机制,多部门精诚合作、公众广泛参与、全社会进行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新兴;尉鹏;冯丽华.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前沿科学.2013-09-28

  [2]孙柏峰.吉林省某市空气质量评价及预测.吉林大学.2013-06-01

  [3]黄徳生.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北京大学.2013-06-01

  [4]关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调查与建议.天津政协公报.2009-12-15

  马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