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与学校连接的纽带,也是我国社会专业化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的专业的设置是根据社会进行的,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管理

  专业一般定义为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分类。而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来填补社会的空缺。这样看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好处。在这个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原来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和管理进行深刻研究才能使它满足社会的发展,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展示出它的价值。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这方面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它们新的春天。高等职业教育摆脱了原有的教育原则的束缚,按照它的发展要求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这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很多方面都不能很好的与社会接壤。所以,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盲目的扩大专业规模

  任何东西都存在一个饱和状态,市场也不例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发展的同时可能会意识到社会市场对某些专业的需求可能会比较大,也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比较有潜力,所以就针对这一专业盲目进行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测能力了,但是却在根本上做出了不利于学生以及市场完善的举措。因为盲目的扩大专业规模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例如,过多的专业人才涌进社会,市场远远难以提供更多的岗位去满足这些人才,就会导致更大的矛盾产生。

  2.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楚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主。因为他们的教学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并未达到研究型学校的条件。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以教授技能为主,让学生尽快的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填补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空缺。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却是以研究型为主,并未能教授学生足够的专业技能,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中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缺少专业技能更让他们很能找到工作。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产生很多的矛盾。

  3.教师在专业培养观念上不符合培养要求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不存在升学率这样的问题,但是很多教师遵循的还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算尽到教师的义务了,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理念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当今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是以应付教学为目的的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弊端在新课程教育下显得特别突出。学校以每年学生成绩和学生的社会活动作为教师一年的综合评定,那么这种以考试作为唯一考核学生的方式只会带来学生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也导致了学生在品质方面的严重缺失,因为这是一种中指上轻素质的教育模式,这是一种片面最求升学率的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不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后果。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研究

  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

  我们都知道,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来说,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主,他们的专业更系统化、专业化。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主,它们更注重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在专业方面更加的技能化。所以,在专业设置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还是非常的与众不同的。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偏重于行业化,这主要是和它的教学目的相匹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会学生真实的技能是其最大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的确立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学生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行业化的专业设置可以为学校和学生都增强竞争力;其次,专业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类型是研究性的,那么专业内容也是偏向于系统化、全面化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更偏重于技能化、市场化。它的内容更多的是以时间为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实践为主。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管理一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难点问题,只有好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社会和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严格要求,使得它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极力的去寻找一个更适合在现阶段发展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在以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运行都有很大的帮助,一时间要想改过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现阶段的管理模式还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的限制。那么,要想优化管理模式,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变。这一改变是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改革,让高等职业教育能够灵活的针对其专业进行改革,使得其专业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二,在院、系内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院、系是各个专业的直接领导者,只有将院系的管理体制进行针对性改革才能使得专业更加的市场化。良好的管理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基石和开端,是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步骤。

  三、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的改变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只有在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掌握实质性的技能才能够不被社会抛弃。

  参考文献:

  [1]李永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3,05:52-54+61.

  [2]程立生,吴小玲,王冰冰,万力维.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3:40-43+52.

  [3]王延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预警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6:31-33.

  [4]王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174-175.

  [5]刘德发,林明,张志洪.从社会需求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优化[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03:70-75+80.

  刘晓芳 陈亮 袁男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