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为职业教育学校提供了就业教育载体,更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操作性的专业人才,满足整个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本质上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提升。对双方优势以及资源进行整合,将岗位实践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相连,学生通过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本文中,笔者就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双主体 办学模式

  在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40余年发展,国家对于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不断投入费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是重要的基础。但是,因为职业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理论研究浅显等问题,职业教育发展依旧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校企合作不到位、专业设置不合理以及办学条件不佳等。下面,笔者就探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政策导向作用比较弱

  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学校能够有效将试验成本投入减少,所以,在合作过程中,职业教育学校处于主动地位,而这种办学模式提升了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在这种模式中缺少积极性。再加上政府政策支持不完善,企业更不会积极地投入到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中。此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模式的不完善都使企业不能积极、及时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再加上能力有限,导致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双方办学成本矛盾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企业并不是社会公益机构,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需要资金投入。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考虑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盈利,追求商业化的办学模式,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的目的就在于教书育人,实现办学公益化以及社会化。在合作过程中,需要企业付出比较大的成本,同时,企业还对校企双方关系协调以及沟通联系负责,不仅要通过制动合理的管理规范来对社会实践以及岗位培训等工作进行深化,更需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授课教师、教学材料以及实践机会。综合以上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必须要削减自身的开支,以这种方式方法来为“双主体”办学模式提供资金的支持,但是,这样的支持方式为企业带来了管理成本方面的损失,最终使很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这种“双主体”教学模式望而却步。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发展的途径

  1.政策扶持,促使学校与企业共同获益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府要先对这种办学模式进行政策支持,接着对企业建设实习基地以及经营管理给予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要健全管理机制,对管理职责以及范围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明确职业教育学校以及企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这种前提和基础上开展“双主体”办学,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提供了场地,奠定了基础,更将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最终提升了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在无形中将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企业的生产力。

  2.高职院校完善自身,改善合作管理模式

  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具有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对自身专业科目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方式进行完善。首先,高职院校要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分级管理制度,这样便可以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双主体”办学模式进行管理。其次,高职院校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目标的体系,该体系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最后,高职院校要完善基本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建设、课程管理等,要不断实施深化改革。

  3.对学生实施订单式培养

  为了将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用人以及育人的通道彻底打通,可以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由企业向高职院校下订单,确定人才的专业、能力、数量,学校按照企业的订单来对学生进行定向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满足学生在校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还可以对企业人才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使学生可以成长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及时沟通和协调,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来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专业方向、数量以及教学重点,更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使教育出的学生可以满足企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不断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企业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高职院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更要加强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力度,尤其是在项目管理以及实践过程中,将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综合能力提升,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化人才管理模式,从本质上将企业人才质量提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长期的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模式和方向,将企业导向性以及办学适应性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冰.浅论高职高专校企合作的集成管理[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刘惠坚,李桂霞.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3]李梦卿,张碧竹.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回顾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董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