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聋哑学生因为自身生理上的缺陷会在心理上会有自卑、气馁、孤僻等情绪,作为我国社会全体的一部分,国家应该对聋哑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帮助,让他们去更好的适应社会,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健康的成长,本文从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意义入手,提出了关于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聋哑学生 社会能力培养 策略

  聋哑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聋哑学生进行社会能力培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培养聋哑学生的自强、自尊、自爱等精神,以自强精神为前提提高聋哑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深入发展聋哑职业教育的改革,全面实施国家素质教育,加强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的行动势在必行。

  一、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意义

  所谓的培养聋哑学生的社会能力无非就是培养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能够在社会上生存,那么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意义有哪些?

  1.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

  聋哑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的缺陷引起他们心理上的自卑等消极心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有素质、对社会的建设有用的人才,所谓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只是指部分人的发展而是全面进步发展才足够称得上是社会的发展,所以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对聋哑学生的发展尽一份力量,随着世界上残疾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 聋哑人也要不断的提高基本素质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养活自己,加强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力度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学生的社会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给予了聋哑人基本的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即便如此,聋哑人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对比较低,社会上仍然存在一小部分人对聋哑人的偏见与歧视。引起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1)聋哑人的劳动能力相对较差,人们对聋哑人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残疾人没有用,只会滞后社会的经济发展。

  (2)聋哑人的教育还不够全面,有很多聋哑人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办法接受教育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聋哑职业教育学校教学方法落后,无法使聋哑人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3)聋哑人自身的自卑心理也是造成这些偏见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残疾人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去接受其他人的帮助,更不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二、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策略

  1.改变教学的思想意识

  事实上要想培养聋哑学生的社会能力,首先就要改变思想意识,不管是人们的想法,教师的想法还是学生本身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帮助聋哑学生的对自身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观念,同时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只要建立正确的关于教学的思想意识,那么对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革课程内容

  由于聋哑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应该根据其特殊性制定特殊的、适合聋哑学生的教学课程内容,在根本上解决聋哑学生的生存问题,把每一个聋哑学生培养成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使每一个聋哑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于聋哑学生的教学课程的制定,应该更加符合未来社会职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为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换言之,就是改变对于聋哑学生教学的系统性规则,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教育观念的要求下,构建一个与时俱进、更加适应社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3.改变教学方法

  聋哑学校的教学工作在聋哑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以教学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的组织各类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社会技能。学校中的每个教师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从聋哑学生本身的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的进行课外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了解。

  4.增强学生实际实践能力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只有通过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知道。学生只有经过实际的实践活动对课堂的课程内容进行锻炼与深入的体会,只有做好聋哑学生的实习工作,才能切实做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护聋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实行先简后难、先低后高的原则,使学生逐步适应实际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勇气与信心。

  结束语:

  通过对聋哑学生的不断教育与不断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走出自卑、消极的误区,真正做一个积极乐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健康勇敢的面对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刘俊卿.盲聋哑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几个问题[J].现代特殊教育,2003,06:6-8.

  [2]刘俊卿.关于盲聋哑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04:48-52.

  [3]赵光弟.盲聋哑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5:60-62.

  [4]马修梅.聋哑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措施[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89-90.

  闫志华 董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