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来枯燥的数学课堂也越来越活跃了,然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上的实效性成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重点。本文关于当下数学课堂上存在的一些低效的现象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问题 教学实效性 合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为了进一步加深新课改的力度和深度,更好的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根据个人经验以及和各位资深教师、相关专家的深入探讨,对于当下课堂的教学现状做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总结了有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积极参与

  随着改革的深入,“鸦雀无声”的课堂虽然已经改变,但是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占据主导地位,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性仍然有待提高。

  2.过于注重形式

  课堂上老师注重实践和互动,学生交流较多,气氛看似活跃,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对于问题的认知不足缺乏交流的欲望,按部就班的探究过程,往往只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层,对于所学的知识仍旧存在疑惑,不能很好的掌握,故而浮躁且趋于形式化。

  3.课堂过分的活跃

  课堂上实践性活动过多,必然会对预设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教学计划的落实,导致了数学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没有中心没有方向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故老师的引导和教学基础依旧是重点。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数学教学的目标

  老师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明确地提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得学生有效地进行教学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切合数学实际的目的。

  2.创设现实、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现实、高效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与生活的紧密相关度来实现的。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

  出现在课改后的“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学习情境的设计新颖、形象生动且富于挑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的一些场景引入到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比如说是放风筝,如果一只风筝突然因尾巴断裂一只而掉下来,引发学生将断风筝与完整风筝相互进行比较,使得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断了一只尾巴后风筝就会掉下来呢?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它不对称,从而产生认识这种图形的愿望。这样的学习情境与生活密切联系又能够促进大家思考,那才是现实的、有效的、有挑战性的。

  其次,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来进行,不偏离中心的前提下,去除华丽的修饰,将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在情景中让同学们学到知识体会数学的趣味,实现情境的正真价值。

  最后,情境的有效设置,不是抽象的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来源于学生们的生活中,融入生活场景更容易依法学生的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教学方式的选择

  鉴于小学数学的性质,可以有效地创造机会让同学们亲身经历“数学化”。以达到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的思考和探究,提出疑问,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数学的本只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比如小学数学中的“平均数”。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平均数。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场景,让两个人一注比赛乒乓球,但如果某一组只有一个人拍球,学生马上就会说“这样不公平”——这就是切入点。这种切入是从生活的现实背景出发,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4.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大家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大家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大家各方面能力,“火花的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的合作

  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急于被大家肯定,但由于一些认知范围和能力的限制,欠缺理性的思考,思考的深度也不够,导致所持的观点可能并不全面,甚至是不对的,从而出现了意见的不统一,这时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不同意见的人进行辩论,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对“平均分”有更深刻地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为“对"和“错”两个阵营,我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并推选出代表。辩论开始了:只见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形纸对折,沿折线把它分成了两份:“我把圆分成了两份,这里的每一份是不是圆的二分之一?”反方代表点头称是,但不慌不忙的也拿起一张圆形纸,两手随意一撕,圆形纸变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份:“你们看,这里的那一份是圆的二分之一?”正方毫不示弱的说:“你们没有平均分,只要平均分就是。”反方又说:“题里没说平均分,你说这种说法对吗?”……通过辩论,双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必须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用分数表示。这时分数的概念才真正被纳入了同学们的认知结构。可见,意见不一时,组织合作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2)开发性问题上的合作

  “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个人的思考存在局限性,这种情况下集思广益无疑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交流中不断补充,不断深化,即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大家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的意见,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束语

  当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围绕数学目标这个中心,积极地、稳步地加深改革的力度,推进创新情境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使得情境更好的贴近生活,有效的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带动大家学习的热情,同时,注重提倡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进步。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仍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究。

  参考文献:

  [1]梁光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 2012,(12)

  [2]张力华.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40

  [3]齐雨.小学课堂教学的面面[J].华南师大学报,2012,(6).

  [4]孙小周.小学教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8.

  邱富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