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巫术说——艺术的另类起源

  摘要:本文从西方学术界对艺术起源的观点着手,从艺术与巫术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探明一条主线,论述历史上的艺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形相互影响,从不一样的角度挖掘艺术品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巫术 艺术

  当下很多艺术品拍卖炒作,不少名家收藏鉴赏。西方主流学术界对艺术的起源,如何看待艺术,艺术品的鉴赏等却有着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当雕塑绘画被人当做巫术道具使用之后,随之附带更多的信息和记忆,也将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功能。结合考古所得到的艺术文物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一条巫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脉络。艺术与巫术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它能够启发人们发现艺术品背后的文化,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韵味。

  一、艺术的起源——巫术说

  西方学术界一种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巫术活动。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理论,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由于缺乏对周围环境科学的理解,世界在他们面前显得异常陌生和神秘,因而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与敬畏。在这种恐惧与敬畏的思想指导下,为了向不可预知的自然界追求更好的食物、生活等目的,原始人类以壁画及雕塑等艺术手段通过巫术,祈求达到目的。这就促使我们今天追求的艺术作品和境界与原始人类所追求的艺术产生了巨大差异。

  如《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如果以现代东方人的审美观来看,无疑是一尊极其丑陋的人体,但是,在原始人看来,它追求的却是部族最重要的生殖力的象征。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仅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在原始人看来,乳房肥大,臀部丰满的维纳斯似乎就是整个部落延续的根本。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在同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停地竞争,人口的数量决定了人类的存在与消失。为了延续,就必须生育,这样,一尊具有神秘色彩的生殖崇拜雕塑便应运而生。类似的艺术手法在非洲,古印度,中国各少数民族中也屡见不鲜。

  二、艺术与巫术的关系

  可以看出,艺术与巫术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起到了精神慰藉的作用,这也就注定艺术和巫术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绝对不容忽视。而巫术活动所创造的艺术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能够增加巫术效果的气氛、情绪与形象的逼真,又能够使这种摹仿的外观创造及情绪宣染将人们带入一种幻觉真实,从而导引出一种愉快的感觉,最终又使之转化为审美愉快。像西双版纳当地流行的“勐巴拉娜西”歌舞秀,就是从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汲取的当地土著文化符号和形体语言,反映出了一种浓郁的民族性神秘巫术色彩。

  正如泰勒所认为,原始造型艺术是一种巫术摹仿,是作为一种控制狩猎活动的手段发生的,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在其《原始文化》中提到:“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的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这就是巫术。而弗雷泽又将原始巫术细分为交感巫术和摹仿巫术,摹仿巫术通过对某物类似的摹仿以对该物施行巫术影响,而造型艺术就起源于这种摹仿巫术。雷纳克等人在此说基础上分析了大量欧洲原始洞穴壁画和原始雕刻,认为原始人是通过描绘刻划动物轮廓的图形达到对这些动物在巫术意义上的占有,所以原始造型艺术不是观赏对象,而是巫术摹仿。

  原始宗教的发展促进了巫术说的产生。在原始的洞穴里有很多和巫术有关的图案,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些图案是原始时代的巫师所做的巫术。例如原始人在每次狩猎之前都会举行一些仪式。把牛画的健壮,是希望捕猎到的牛象它一样,以满足低生产力下那种茹毛饮血的生活。例如,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穴精彩绝伦的壁画。其中<<公牛大厅>>最为典型。虽然只是粗放简练的线条但是却勾勒出原始人美好的希冀。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也是一例。而在动物画像身上画上伤痕鲜血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狩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原始壁画上那些身上有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支持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

  三、艺术与巫术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科学的发展,不断的认识世界的同时,巫术型的艺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也在不断的壮大。部族型的巫术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代之而起的是更为系统更为庞大的宗教信仰。而艺术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根本性质的改变。

  宗教毕竟不是科学。关于鬼神的传奇和历史记录,哪怕再真实逼真,但毕竟不能重复。而现代人相信的“科学”第一特征就是——可以重复,并且可以向任何人展示重复的内容。而宗教,不管是佛教的冥想,道家的内视,或者基督教的启示录预言,又或者神秘的西藏密宗的“中阴”环境——这些都无法轻易重复或向别人展示。这就使得宗教只有通过绘画,雕塑等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来传递给观者使其感同身受了。

  而不论东西方,所有艺术表现中最为成功的当首推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的“地狱”之说。

  地狱的概念本来是人类关于死亡之后最恐怖的幻想,也是最伟大的神学设计,无论它是否真实存在,都在几千年里——尤其是中世纪——有效地遏制了人类的邪恶,缓解了人性中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精神。因为在科学尚不昌明,法制尚不成熟的古代,只有“地狱”的恐怖说教,才能约束人类的心灵。人们在观看关于“地狱”题材的绘画、唐卡、雕塑等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的时候,也不自觉的对宗教,对死亡,对自我产生一种反思和认知。

  整合所得资料来看,不管是半坡人的彩陶人面鱼纹盆以及商代后期的《虎食人胪》还是封建农业社会的花草图腾和求雨仪式;不管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还是但丁描绘地狱的神曲。我们都能发现,艺术和巫术总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穿插出现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结合考古所得到的艺术文物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一条巫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脉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艺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形。但如果仅仅认为巫术是艺术起源唯一途径,则会相当片面。从客观上来说,艺术的产生的确受到了巫术的影响,这是一个经过了证实的客观事实。但也要注意到艺术的产生原因并不都是有意识的,并不是所有原始的艺术形式都受到了巫术的影响。有些艺术形式的产生是与巫术没有关系的,例如原始人类饱餐后的舞蹈,它的产生和巫术是没有关系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大地湾地画双人图是最为有利的反驳,地画是游戏说最有利的证明,也是情感说的体现。

  所以,巫术说仅为艺术起源之一,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元素,不能仅以欣赏居奇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而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韵味。

  参考文献:

  [1]王晓林.《弗雷泽与泰勒巫术学说对原始艺术研究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第04期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王清亮.巫术与艺术起源[J]美与时代2006年03期

  于川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