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

  摘要:面临崭新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观念新颖,兴趣多元,加上自媒体时代带来信息的爆炸,大学生个性需求越来越高。那么成功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就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含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实际工作来看,提高思政教育科学含量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即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是高度一致,且相辅相承。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含量,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亮点。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的必要性

  新时代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如何加强并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新方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央下发了十六号文件就旨在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接收的正能量也比较普遍。但是,伴随着潮水般涌入的世界各地区的不同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偏执的或是腐朽的思想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加上境外不法分子的刻意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一部分大学生没有能力辨别的情况下开始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既不能忽视更也不能回避。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思想阵地的引导者,必须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才可能不乱阵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的队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瓶颈

  1.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这一批学生思想新颖,理想信念较为淡薄。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好的坏的全部蜂拥而至,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老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都不足以应对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大学生思想正义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探索更加科学的方法才行,包含工作的内容,观念,机制的创新才可能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科学的引导。

  2.对于我们国家一般高等院校的管理教育工作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学生和教育教师相结合。就师资来说,很多老师专业知识不错,但是也存在思想觉悟认识不高,理论更新没跟上,方法滞后,国际视野未打开等问题,导致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科学性没能得到保证。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的方法

  要提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要寻找学生工作中的规律,才能更好的总结提炼,发现问题的本质。

  1.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思想教育者要有开放、创新精神才能带领学生创新。当前国家对学工人员的眼界视野提出新要求,必须不断学习,开拓自己视野并学习思考,才能胸有成竹。努力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综合能力做到以点带面,学以致用。形式上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展开。针对时代发展不能延续以前的说服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催化作用,要通过新媒体与多媒体跟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辨别是非,处理社会热点、难点社会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活动文体活动结合,做到与时俱进,绝不落伍。

  2.要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立足学生,讲究实效,注重时代性和针对性。因此,辅导员应该在不断的教育管理服务育人的过程中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和所带学生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同时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加以提炼,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或调查报告,更好的指导工作;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经验重要,理论支撑亦重要,学习普适的科学方法,指导差异的工作问题。

  3.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熟的体系,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根据现在高校的现状,还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的问题,不能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都归为政工队伍,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只做思想工作,对学科发展、对专业建设,学生的专业学习不熟悉,不钻研,那么必然造成思政教育的脱节,所以一定要从体制思想上去掉两张皮的现象,因材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运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从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来看,提高思政教育科学含量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提高思政教育科学含量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严格制定长效教育机制与创新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制度规范化和模式多样化,做到有的放矢,百花齐放。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据可依。因材施教,结合大部分学生特点和所在院系特色,有侧重点的引导。承认个性、定制化服务。了解学生性格提高工作针对性、畅通沟通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更多贴近学生、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思政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因为他们最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最有办法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辅导员工作的大方向是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能够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具体工作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摸清学生特点,找准科学方法,引导他按照适合他的发展道路去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循序渐进,通过改变一小部分人,逐渐扩大影响范围。加强学生信仰的培养即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品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冰,杨浩,李标.“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教学研究,2010(12).

  [2]陈玉民.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3]张再兴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10

  [4]郁军志.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沈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