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本文从新课导入、课堂提问、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作业设计、评价等方面谈论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体会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获得学习体会的过程。有效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导入要注意有效性

  课前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为开展新课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而利用实验创设有效的物理情景进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我利用了简单的覆杯实验进行导入:首先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然后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纸片把水杯倒过来。此时请同学们猜想:当我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水会洒出来,但当我松手后同学们所看到的现象却让他们惊讶不已——硬纸片竟然好像“粘”在了杯口,完全把水封在了杯子中!这个有悖于学生思维定势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这节课抽象的物理知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铺垫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注意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的主要手段。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急促地迈向结果,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另提问应具有思考性、艺术性、层次性、探索性、整体性的统一。课堂提问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使学生由“学会”物理,转变为“会学”物理。

  三、教学环节要注意有效性

  有效教学更要注重教学环节的灵活变化,细节的艺术处理。比如对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过去一直采用边实验边讲解,甚至让学生自己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也能理解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但学生天生的探究欲望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能力也未得到培养。后来,我改变了教学的流程,提前让学生预习,然后在生活中收集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实验器材并在班上分小组展示评比。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参与欲望强烈。有小组的同学们甚至在课堂上积极配合,用碗和啤酒瓶装上不同质量的水敲出了音乐的节奏。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了舒张,探究欲得到提升,加强了小组合作,个体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课堂的引入还是结束的总结,讲解还是练习,指导还是评价,都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注重细节的处理,恰当的细节处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增添亮丽的光环。

  四、实验教学要注意有效性

  1.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究过程中有创新地解决问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实验结论的得出、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一系列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完成。

  2.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合作者、解惑者。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对平时所见的物理现象多加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此外,还要注重主体积极作用的强调,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办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学生自觉形成认知的有序发展和构建。例如在杠杆平衡条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它在什么条件下达到平衡?通过学生自己采集数据,分析、推理、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3.做好实验演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和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有趣的演示实验,通过条件创设把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五、作业设计要注意有效性

  在课前教师要设计好作业的水平等级,设计好记忆型练习、理解型练习、拓展型练习等,同时要注意练习内容的典型代表性和覆盖面以及练习总量的分散性。每节课都要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应用,练习的题目要密切围绕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达到基本掌握所学知识。作业从形式上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于基础型必做题可以多设几个问题的台阶,这样可以一步步引导学困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并维护其各自的自尊心和帮助其建立自信。

  六、评价要注意有效性

  在课堂改革实验中,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学生考试等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并且努力做到四个重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即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变批评为激励,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励自己的学习热情。学生几乎是伴随教师的评价,在课堂上进步与成长起来的。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并在评价中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

  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永无止境,我对于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体会也很浅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情、讲究实效,就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并且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环境。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并引导他们主动地开展质疑、探究和总结,就必将会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更大的帮助和提升。

  刘建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