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课堂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关键与最活跃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调节着师生教与学的行动、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情绪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则是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 课堂氛围 课堂效率

  一节生动高效的课犹如一场生动有趣的戏,有它生动的环节和吸引人的地方。一位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全能的演员,要使他的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能够共同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平淡无奇的课堂不仅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课堂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关键与最活跃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调节着师生教与学的行动、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情绪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则是课堂氛围。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在这期间,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及主动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坚持去做,效果良好。

  一、用新颖有趣的导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颖有趣的导入,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深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重要,孩子兴趣提高了,课堂上就会全身心投入,课堂气氛自然也会活跃。我在讲课时,通过组织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等,将学生的思维兴趣在短短几分钟内调动起来。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善于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创设合理的活动细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语文课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合理的、符合本节课内容的活动细节让学生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气氛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也要求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使课堂富有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教学质量。

  五、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机会、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学生写作文时 “文不加点”,他的标点一逗到底,我在讲评这个作文时故意一口气念到底,直念得我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台下的学生关心地对我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 我则喘着粗气笑着说:“可这个作文中并没有标点符号呀!” 这时台下的学生才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雅,“激发课堂活力,构建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4(16)。

  [2]康勇,“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甘肃教育,2014(20)。

  李桂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