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边远地区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历年来,我发现边远地区的学生,特别是英语成绩和城里相比,差距很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干劲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减少。

  关键词:现状 兴趣 态度 英语教学

  我历年来在农村民族学校从事英语教学,深知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英语现状。边远地区的学生,特别是英语成绩和城里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感到英语难学,产生厌学情绪。

  一、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现象

  一年级刚到校,有一些学生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新鲜感,开始对各科都有点兴趣,半期一过就一落千丈。学习兴趣和干劲什么都没有了。特别是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为此,我想了很多,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基础薄弱,缺乏兴趣

  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的乡村,镇上的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但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根本没有当成主科来上,反而把学生一开始就弄来就没有兴趣了。这部分学生一上初中对英语一开始就没兴趣。乡村小学更是由于教师的缺乏,就没有开设英语这科。。一部分学生由于积累了少量词汇,初一还好,到了初二,初三,随着教材的难度加大,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

  2.没有学习的语境,忘得也快

  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兴趣,也跟得上。对话,课文,语法之类能理解,能学会,但忘得快。为此,学生很苦恼。由于没有语境,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较少,再加上初中生学习的课程较多,分配在每一科目上复习的时间较少,所以忘得较快。

  3.阅读较少,理解较差

  边远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没有接触过英语课外读物,仅限于书本教材和习题类型的复习材料。从小没有培养阅读习惯,所以读英语文章理解能力较差,需有逐字逐句的翻译,导致学习困难。

  4.精力分散,兴趣转移,学习不主动

  一方面是家长、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受网络游戏的影响,或家庭生活的影响(父母离异),思想波动大,不想学习。除了上课拿出课本应付之外,课下从不看书,因此,成绩一塌糊涂。

  5.智力问题,方法不当

  个别学生,因先天或后天智商差,对学习感到相当吃力。单词记不住,对话读不了,尤其是作文,更是无从下手,找不到一词一句。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死记硬背,不讲方法。虽然很努力,但成绩很低。

  二、如何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那么,怎样让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呢?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1.端正学生的态度,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是最好的兴趣之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求老师必须吃通教材,设计新颖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投影仪,录音机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成绩。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七年级时,我常采用直观演示、形象教育手段。教实物名词时,尽量使用实物教学,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各种玩具等能带的都带上讲台,充分利用书中插图、挂图等教具。手中没有的东西,就自制卡片,采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在教方位介词时,我充分利用教室空间,让学生做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方位介词的用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用英语准确无误、流畅地读认单词。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让学生自制单词卡片,一位同学看着卡片做动作,其他同学猜动作,这样克服了学习语法过程的枯燥。随着语言量的增多,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2.多接触英语

  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多花时间去练习听、说、读、写。鼓励学生每天都要听录音,模仿纯正的英语,培养听力,一天阅读一篇英语短文,每周写一篇作文,多看英文电视。另外,还可设计一些竞赛活动,如听写、朗诵、唱歌、猜谜语等比赛。通过这些生动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使课外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

  3.合作学习

  为了共同提高,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安排协调本组活动。各个小组的成绩基本均衡,这有利于在小组间进行比赛。采用一帮一的方式,互相提高。首先,教师应与优秀生进行思想交流,消除他们对后进生的歧视。要引导他们乐为人师,主动向同组的后进生伸出援助之手,以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为目标,要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督促他们学习。其次,在安排座位时,应坚持优秀生与后进生相搭配的原则。当后进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向优秀生请教,而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做好表率,这样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会日益高涨。在期中、期末考试后,对于双方都有进步的帮扶对子,一定进行表扬,促使他们更加团结互相。通过这种“生教生”的方式,既可以在学生中间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更能让各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以上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措施。但是,农村英语教育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5月期刊.

  李开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