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物理课程标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一时间,这句话成了物理教学中的“经验之谈”,也成了部分教师放弃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已经丧失了教学的初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负责任。“教育目标”的丧失已经严重影响到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意义,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物理实验 能力培养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物理课程标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一时间,这句话成了物理教学中的“经验之谈”,也成了部分教师放弃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更有高级一点的教师则通过Flash动画“做”实验,却绝不动手或亲手做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理由是“实验有风险,可能测不出理想的数据”,而Flash 动画则不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数据要多理想有多“理想”,画出的实验图像要多好看有多“好看”。省时、省力、省心,三省在手,何乐而不为乎?这样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验意识不强,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对,对物理现象缺乏好奇心,有的同学抱着玩玩的态度,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更不会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一切全凭教师的安排。

  以上种种,究其原因,却是“教育目标”的丧失,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负责任,或者至少是对当前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育人目标的不理解。“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也决定了科学实验在这一阶段学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初中生正处于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中教师作用,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需要由直观的形象来支持。学生通过自已的亲自实验,就能通过眼观手动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经验。

  当然,初中生在实验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尽管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动手实践,在实验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较低。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往往并不理想。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做实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实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推进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是我们广大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使物理实验真正服务于物理教学,向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转化,物理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民主,放手于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先得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师全知全能的角色定位,当好一个长者和导师,做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者。在进行以观察为主的实验时,尽量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如电阻这节课,在学生明确了要观察什么之后,教师不急于演示,而是向学生展示实验的器材:⑴长短粗细相同的铁、铜、铝丝,⑵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铜丝,⑶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铜丝。然后问学生:将这些不同的金属丝分别与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用导线组成电路,闭合开关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组进行讨论,进行大胆猜想,最后由学生来演示。学生实验教师不当独裁者论文网。实验设计由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自行确定,给予学生以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例如伏安法测电阻这节实验课,教师先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然后教师问:我们刚刚学习的欧姆定律中的三个量,若不知道U和I,如何求R?学生回答:由I=U/R导出。教师出示小灯泡,问:我想知道小灯泡的电阻有多大,你们能帮忙给测出来吗?学生再次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方案到前面挑选实验器材。这里一定存在有问题的小组,教师再个别指导。

  二、激活好奇心,提高实验意识

  学生的好奇心其实原本很强,他们对什么都好奇,都感兴趣,尤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更是迫切需要得到解释。而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往往由于教师方法的不当而泯灭,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活化剂和引路人,通过与学生心灵上的相通,指点,引导学生,从而增强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欲望,激活学生沉睡的每一根神经。如物态变化中的沸腾现象,在学生探究了温度变化特点及沸腾现象以后教师作用,教师问:谁能说一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内气泡体积变化有什么不同吗?此时学生表情茫然。有的同学干脆地说:不就是越上升越大吗?而有的同学则建议:再观察。同学们的劲头来了,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观察和实验的欲望。结论出来了,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求知的欲望自然高涨起来。

  三、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积极组织物理课外小组,利用第二课堂,把学生领到生活、生产第一线,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讲电与磁时,为了能使学生亲身感受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把学生领到附近的水泵城,请工人师傅讲解潜水泵的制造及安装程序。另外,鼓励学生搞科技小制作。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更提高了实验、实践能力。

  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物理实验教学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去研究。我们一定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不怕麻烦,不怕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从培养学生能力,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充分发展,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

  [2]《素质教育》贾海燕著

  [3]《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杂志

  [4]《物理教学探讨》杂志

  胡宗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