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因此是渗透德育、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渠道。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还能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渗透性、共鸣性、审美性、层次性的特点,结合这些鲜明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相应地融入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能够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1.是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关键作用的途径

  虽然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渗透德育的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生德育过程中还未发挥相应的作用,不容乐观的情况亟待改进。首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小学忽视了对小学生德育的培养,也没有加强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视;其次,某些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没有进行深入、透彻、足够的挖掘,使得小学语文在德育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最后,一些没有扎实教学功底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思想上都没有加强对在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视。

  2.是充实小学德育手段、完善小学德育内容的需要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立志成才、热爱学习教育,开展爱家乡、集体、孝亲敬长教育,开展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明白做人做事道理教育,开展热爱祖国文化、尊重国徽、国旗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安全、基本常识教育等。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教育部确定的德育内容,是对小学德育的宏观规定,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加以细化,增加可操作性。而上述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更加直观、具体,能够强化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小学德育途径,因此,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也就是对小学德育的重视。

  3.是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实现小学德育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也指出了小学德育的目标,也就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起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的情感,树立起基本的集体意识、法律意识、是非观念,初步养成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勤俭节约、讲究卫生、团结同学、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品格。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和小学德育目标中的“五爱”情感、“三种”意识、“五种”良好行为习惯等内容有很大的一致性,并且对此有着间接或直接的体现。因此,结合小学德育的要求与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得小学德育目标更好的实现,还可以使得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由于德育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有着非常多的与民族自豪感、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等有关的德育内容,因此,需要把德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语文的课堂教学方面。

  第一,讲解分析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在语文训练中融入德育的内容,让德育促进语文训练,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得到较好的语文教学结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对课文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并要引领小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好关键字、词、句的意思,深入理解语言文字,在讲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入德育,达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二,情感熏陶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介绍课文资料的时候要带有与之相适应的情感,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模拟把相应的氛围制造出来,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相信小学生在这种强烈的相似情境中学习会获得更加深刻、真实的体会。利用艺术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眼前再现,可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情感效果,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德育效果。

  第三,榜样学习的方法。由于思想品德基础是通过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因此可以借助榜样的堆砌与学习来深入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抽出课文中的典型榜样,激励学生向教材中这些榜样人物学习,起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

  2.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极大的丰富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课外活动中设计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环节,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道德教育。比如,小学生的模仿性强,且思想尚不成熟,在课外活动中就要选择和榜样人物相关的活动(如名人成功故事会、名人诗歌朗诵等)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德育,可以有机地把道德教育与语文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其丰富的课外阅读,既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够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格。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向其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期刊及文章,并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并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教给他们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秘诀,提高学生欣赏文章、评价文章的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与榜样的熏陶,获得应有的收获。

  三、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德育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扩大语文知识传播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实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147-148.

  [2]杜飞,徐英芝.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4,(22):68-69.

  [3]陈建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B,2011,(11):123-124.

  [4]安生元.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69-170.

  王宝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