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作者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与广大同行分享与商榷。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设计 方法策略 有效性

  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过程富有探索与思考的练习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我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方法与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与广大同行分享与商榷。

  一、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练习设计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书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量出每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通过这些富有生活性的练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搞“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练习,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摘到果子。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作如下的设计:

  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练习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懒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经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一个问题探索者。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他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生学习了直角、锐角、钝角后,布置学生找生活中的角,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一种角我们应用得最多?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规律后,我要求学生给自己设计一块手帕,并结合班队活动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手帕。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增加了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注重练习设计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小明家打算“五一”假期全家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总之,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根据本班的学生学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不要机械地照搬别人的东西,要进行创新、整合和重组,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陈香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