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法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改革开放新格局

  • 来源:楚天法治
  • 关键字:一带一路,国际法
  • 发布时间:2015-10-29 09:46

  【摘要】十八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战略。开放的中国需要有开放的视野,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包含了与当前世界格局和正处于发展中的国际法的紧密联系与对接。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国际法上遇到不少挑战和机遇。笔者在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更好的解决面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关键词】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国际法;挑战;机遇

  一、引言

  构建“一带一路”,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与欧亚各国经济合作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变欧亚广大区域经济与政治版图的战略举措,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在此,笔者要谈的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国际法的关系。而这一构想又是改革开放的深化,所以,把改革开放加进来,以便从更大的背景来思考这一构想与国际法的关系。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给中国法治建设和在国际发展上既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笔者在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的积极应对解决。

  二、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及改革开放的关系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的基本国策。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是中国对外政策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法能够为推进这一政策作出贡献。

  1、“一带一路”改革开放中注重利用中国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是丰富的。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例如,中国参加的条约和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组织,缔结相关投资保护协定,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缔结了一系列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对改革开放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无法量化,但它是真实存在的。离开了国际法,中国难以融入国际社会。国际法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很大贡献。

  2、构建“一带一路”条件下坚持遵守国际法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基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法治指南。国际法五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国际法立场,同时也是中国的国际法话语权。共同遵守国际惯例与国际法原则,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依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各国法律相互兼容的问题,主要是与经贸合作相关法律的相互兼容,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国别化问题,积极承认和尊重各国法律差异,既是构建“一带一路”带给各国法治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三、“一带一路”改革开放在国际法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构建“一带一路”改革开放对欧亚各国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将欧亚各国经贸合作和人民交流交往交融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为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市场统一的客观需要,沿途各国经贸法律体系都面临顺应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杂格局和区域市场扩大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挑战。特别是沿途各国政体不同,地区组织障碍多等问题,都对相关国家现有的法律制度构成挑战。这就需要“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之间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将各相关方连接起来,并突破现有体制和国际格局框架下的诸多限制,赢得共同发展机遇。

  2、对中国自身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都受益于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因此,构建“一带一路”,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对中国法治建设,都既是挑战,更是重要而难得的战略性机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各国加强合作发展,既要自觉尊重国际法和相关规则,积极参与并引领相关争端解决的体制机制建设,也需要与合作方共同积极探索科学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的新路径,掌握国际合作合作模式的规则制定权。中国要重视树立法治国家的良好形象,要重视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并且努力成为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关规则的制定主体,确立中国法治的国际话语权。

  五、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睁眼看世界,到认识世界,再到融入世界,在此过程中,国际法也经历了从被认识到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在构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发展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尊重国际法的相关制度规则,遵守国际法原则。注重对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能动而充分利用,重视利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促进中国法与国际法的互动.助推法治中国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深入实施。积极构建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适应的经贸法治新体制,为中国和欧亚区域经贸的合作共赢发展与社会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枫.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访吉尔吉斯斯坦总理奥脱尔巴耶夫[N].新疆日报,2014-09-02(3).

  [2]古龙高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解析[J].大陆桥视野,2013,(9):40.

  [3]王铁崖主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81-83.

  [4]李鸣.改革开放丝绸之路国际法——从政治角度看待法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5]顾华详.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法治建设[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12)114-129.

  文/乔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