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从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佛教文化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完善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佛经事业的兴盛,佛教的借词和译词对汉语词汇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佛教借词进入到了汉语之中,同时佛教译词也大量增加,汉语的复音化进程加快。本文试以《大唐西域记》中的佛教词语(不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为例,简单地论述与佛教有关的一些用语,汉语词汇对佛教词语的译借情况,佛教词语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以及佛教用语和全民汉语词汇的融合情况等。

  关键词:佛教文化;汉语;构词法;全民汉语词汇

  一、引言

  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佛教流传、发展了近两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汉地佛教文化”。佛教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南北朝开始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进入鼎盛时代,之后在衰落中延续。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如般若和禅宗思想、佛教寺塔、佛经故事题材绘画等,同时,长期、大量的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大量的佛教译借词进入到了汉语词汇之中,影响了汉语的构词法,促使汉语很快走上复音化道路。

  二、佛教词语在汉语中的体现

  语言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佛教产自于古印度,佛经是用梵文写成的,而梵文与汉语是属于两种语言体系的文字,“中国佛教文化要依赖汉语来表述自己的教义、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同时还要依赖汉语来表述佛教特有的各种文化观念。”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为了满足交际的需求,需要用汉语来表达与佛教有关的教义、制度以及事物名称等,因此,逐渐就形成了用汉语表述的佛教语言。汉语表达式的佛教文化语言主要表现在佛教教义、人际称呼、礼仪、寺院、佛像等方面。

  (一)佛教教义词汇

  这些词语主要反映有关佛教的一些宗教信念、思想理论等,各自有其特定的内涵。如:

  五戒:佛教用语。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身、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我慢:佛教称固执我见而矜倨傲慢。

  经行:佛教指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密行:佛教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二)佛教人际称呼词汇

  传播佛教教义、尊奉神佛等都是人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套佛教人际称呼语。如:

  净人:供比丘僧役使的俗人。因其为僧作净、免僧有过,故名。

  沙门:本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因古印度把出家修持成为沙门,因此,中国也把出家当和尚的成为沙门。

  善男子:佛因赞美人信佛闻法,称呼在家或出家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

  梵志师:婆罗门教徒。师,对僧尼等出家修行者的尊称。

  (三)佛教仪礼词汇

  佛教徒修行,会受到佛教律仪的制约,修行方式不同,仪礼称呼也不同。

  斋日:斋戒的日子。佛教有六斋日、十斋日等,刘斋日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十斋日比六斋日多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

  习定:佛家修养之法,养静以止息妄念。

  和合:有组织的佛教组织,凡三僧共处,即同持戒奉佛。

  顶礼:双膝跪地,两手伏地,以头顶尊者之足,是佛教徒最崇敬的礼节。

  (四)佛教寺院殿堂词汇

  寺院殿堂是僧徒居住、供奉菩萨和佛的地方,在这方面,佛教有自己的专用语。

  精舍:佛徒修行之地。后成为众僧居住的地方。

  窣堵波:梵文Stupa的音译,义为“方坟、圆冢、功德聚”等,即佛塔。窣堵波原是佛教徒用以供奉和安置舍利(释迦牟尼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处所。

  天祠:供奉大自在天等天部之祠。

  (五)佛像名称词汇

  佛教中有许多关于佛像的名称,它们也各自有自己的名称来源。

  观自在菩萨:又称观音、观世音、观世自在等,因其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称观世音;又因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故称观自在。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但通常所说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小乘的最高果位,称为“无学果”。谓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供养的尊者。

  毗沙门天王:梵文Vaisrava va--deva的音意混译,又称多闻天,是四大天王之一,佛教的护法天神,即托塔李天王。

  三、佛教译借词及译词的构词方式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交流与碰撞,为了表达佛教的有关文化概念,汉语对佛教用语进行了一些译借,以准确表达出某些佛理或观念。

  (一)佛教的借词和译词

  佛经是用印度梵文或巴利文写成的,由于梵文和汉语之间的特点不同,因此,用汉语翻译佛经时通常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兼译的方式,因此,汉语中也增加了大量的佛教译借词。

  1音译词

  佛经中的一些人名、地名、河流名、经名等,绝大多数都是音译词。如:

  婆罗门:梵文Krodha的音译,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居于种姓之首,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专业,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

  乌铎迦汉荼:音译词,故址在今喀布尔河流入印度河处东北的俄欣特,是印度河的重要渡口。

  婆罗树:梵文音译词,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

  袈裟:梵文音译词,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紫色,故称。

  2意译词

  汉语在吸收佛教文化时,一方面借来了一些音译词,另一方面又根据汉语的构词规则利用汉语词汇材料改造了一些佛教词语,使之汉语法。如:

  香山:梵文Gandhamadana意译,亦作香醉山,佛教认为是赡部洲做高处,可能指帕米尔高原。

  沙弥:意译为息恶、行慈等,指初出家的男佛教徒。

  相好:梵文Laksana Vyanjana的意译,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叫做“相”,细相之可爱乐者,叫做“好”。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流转:梵文Samsara的意译,佛教指因果相续而生起的一切世界现象,包括众生生死在内。流,相续。转,生起。

  3音译加意译词

  意译词是完全根据汉语的构词规则和材料构成的,而音译加意译词是一部分采用音译,一部分采用意译的方法构成的词语,也称“音意兼译词”。相对于意译词来说,这类词语在汉语中不是很多。如:毗沙门天:梵文音意混译词,是佛教四天王之一,守护北方之神。

  除了以上所说的三种词语以上,还有一种是汉语固有词语,佛教传入以后,为了表达佛教的义理,又重新被赋予了佛教新义。“这些词汇是利用中国固有的

  一些词语来表达佛教的概念,从而赋予这些词汇以全新的意义。” 如“寺:上古时指官署,佛教传入中国后,用以指众僧供佛、居住之所;受戒:上古汉语中,、是受教训的意思。后用来指佛教信徒通过一定的仪式接受师傅传授的佛教信条,又区分为五戒和八戒。又如仁、证、空、色、心、解脱”等。

  (二)意译词的构词方式

  佛经的翻译以及佛教文化的广泛流传,一方面增加了汉语借词和译词,另一方面,佛教译词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进程。“汉语在历史上长期以单音词为主,然而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为了适应梵的特点和翻译佛典表意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加流畅,佛经翻译家们在翻译经文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词。”

  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如“业报(业因与果报)、定慧(订学与慧学)、现在(现世、今生)、因果(因缘和果报)、内外(内道外道或内教外教)、律仪(戒律和仪则)”等。

  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两者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小乘、肉髻、金轮、恶鬼、精庐”等。

  动宾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如“ 历劫、传灯(传承佛法)、制戒(制定戒行)、信解、称佛、礼忏、行化(施行教化)”等。

  主谓式:前一词根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对前一词根进行陈述。如“轮转、自在、法尽”等。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前加式如“阿:阿罗汉”、“小:小乘”等,后加式如“性:法性”、“化:行化、摄化”、“力:慈力、福力”等。

  综合式:主要指由三音节或四音节构成的词语,如“八功德、大自在天、浴佛像、见前众、无学果、金刚座”等。

  数词缩略语:即用数字概括一段词语中相同的成分,省略不同的成分之后形成的缩略词。如:“四宝(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四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无学果)、五戒(不杀身、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藏(经藏、律藏、论藏)、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身)、四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等。

  以上的汉语构词法,有些是汉语很早就已经使用了的,如并列式、偏正式等,这两种是汉语早期最重要的构词方式,由于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意译词增加,受佛教用语的影响,汉语中的主谓式、附加式、数词缩略语式的构词法多起来。“这种用数词概称的构词法,在佛教词语中是比较多见的,这对汉语构词产生深刻影响。”

  四、佛教词语与全民汉语词汇的交融情况

  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用语和汉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一部分佛教词语经过词义的转变进入了全民词汇,而另一部分佛教专用词语则被排斥在全民词汇之外。

  (一)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

  经过佛经的传播、宗教的宣讲、佛教文学的广泛影响,有不少佛教用语已经演化成为全民汉语习用词语。如“世界、过去、现在、无常、究竟、真谛、恶魔”等。这些词语都是源自于佛教用语,后来被吸收进全民汉语之中,这些吸收进来的佛教用语或保留原意,或后来经过词义的引申或扩大增加了新的内涵。像“菩萨、如来、观音、罗汉、拜佛、地狱”等这些词语都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它们的全民性是显然的,这些词早已进入一般口语了。

  在上述被吸收进来的佛教用语中,有些已经成为构词语素,和其他汉语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由于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汉语新词中,有一部分词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 如: 魔:魔鬼、魔力、魔头、魔窟、魔鬼、魔王、魔爪、魔掌等;佛:佛化、佛门、佛心、佛骨、佛迹等;心:心田、心印、心地、心花、心猿等。

  (二)没有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

  尽管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但一些佛教用语并没有被吸收进全民词汇当中来,这些没有进入全民词汇的佛教用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印度佛教的人名、地名、物名等。如“呾叉始罗(地名)、郁多罗僧(衣服名,上衣)、乌淡跋罗(水果名)”等。

  (2)佛教的专门术语、佛经音译名。如“窣堵波(术语)、伽蓝、、毗婆沙论(经名)”等。

  (3)重复的名称。如“兰若(佛寺)、僧伽蓝(佛寺)、法王(释迦牟尼尊称)”等。

  (4)反映佛教特有观念的词语。如“劫初、悬记”等。

  以上词语,有的是印度佛教的人名、地名、物名,有的是佛教专用术语、观念,这些词的运用只是在特定范围内,只有佛僧徒才知道其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因此,不被收在全民汉语之列;有的是佛教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汉语为了表达的经济性、简洁性,减少书写的困难或记忆的负担,因此,只选取其中通用的一种说法,舍弃其他的说法。所以,有些重用的佛教名称也不能进入全民汉语之中。

  五、结语

  佛教文化的传入以及佛经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语的发展演变,扩大了汉语的词汇量,丰富了汉语词语的内涵,影响了汉语的构词法,增加了汉语的表现力,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任道斌.佛教文化词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袁宾.禅语译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7]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唐玄奘.大唐西域记[M].董志翘(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9]尤俊成.试伦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内萦古师大学报,1993(2).

  [10]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1).

  [11]赵明.浅析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语言应用研究,2009(8).

  [12]张明明.简论汉语词汇中的佛教外来词[J].聊城大学学报,2009(2).

  王海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